“待報一顧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待報一顧恩”全詩
日向江湖老,此心誰為論。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古意寄呈王侍郎》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寄呈王侍郎》是唐代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夜光貯懷袖,
待報一顧恩。
日向江湖老,
此心誰為論。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主人公的情感和心境,展現了對友誼和忠誠的追求。詩人把自己的感情比喻為夜光,珍藏在懷袖之中,期待著得到王侍郎的關注和賞識。他希望王侍郎能夠回報他的一顧之恩。無論日月如何變化,他都要忠誠地守護著這份心意,不論江湖歲月如何流轉,他的情感不會改變。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忠誠的向往和執著。通過運用意象和比喻手法,詩人將自己內心深處的真摯情感傳達給讀者。夜光貯懷袖的描寫使得詩詞更加具象化,讓人聯想到珍貴的物品被小心翼翼地保存在懷中,象征著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呵護。詩中的王侍郎則代表著一位重要的朋友或知己,他的一顧之恩成為詩人心中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忠誠的追求,以及他內心深處的堅持和執著。
這首詩詞情感真摯,言簡意賅,給人以深思。它揭示了人們對友情和忠誠的向往和追求,強調了在江湖變幻和光陰荏苒的背景下,真摯的情感可以經久不變。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真摯友誼的珍視,引發共鳴,也讓人反思自己對待友情的態度和堅持。
“待報一顧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jì chéng wáng shì láng
古意寄呈王侍郎
yè guāng zhù huái xiù, dài bào yī gù ēn.
夜光貯懷袖,待報一顧恩。
rì xiàng jiāng hú lǎo, cǐ xīn shuí wèi lùn.
日向江湖老,此心誰為論。
“待報一顧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