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役代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離役代有”全詩
歡友非一。
諷雩斯五。
披林者七。
方駕清衢。
置酒蘭室。
離役代有。
興言涕溢。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贈劉南郡委連詩》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劉南郡委連詩》是南北朝時期沈約所寫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對已故劉南郡委連的懷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歡友非一。
諷雩斯五。
披林者七。
方駕清衢。
置酒蘭室。
離役代有。
興言涕溢。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沈約對劉南郡委連的深深思念之情。詩中提到劉南郡委連有許多摯友,不止一個,其中有五位被稱為諷雩之士,七位被稱為披林之士。他們曾一同馳騁于清衢之上,共同征戰沙場。現在劉南郡委連已經離去,沈約在他的蘭室中設宴,獨自舉杯暢飲,并代表他們離開的同僚們發表感言,激動得淚水溢出眼眶。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已故朋友劉南郡委連的思念之情。詩中提到了劉南郡委連的好友數量眾多,他們共同經歷了許多風雨,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詩中的諷雩之士和披林之士指的是與劉南郡委連一同學習諷喻之術的五位友人,以及與他一起穿越叢林、征戰沙場的七位戰友。這些人曾一同馳騁于清衢之上,彼此扶持、共同成長。然而,現在劉南郡委連已經離開了人世,留下了沈約一個人在蘭室中獨自沉思。他為劉南郡委連和其他離開的朋友感到悲傷,舉杯暢飲之余,充滿激動地發表感言,淚水不禁涌現。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喪友之痛的深刻感受。它展現了南北朝時期士人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以及他們在戰亂動蕩的時代中共同奮斗的精神。這首詩詞通過回憶和感慨,將人們的思緒引向過去的歲月,喚起對已逝友人的懷念和對友誼的珍視。
“離役代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iú nán jùn wěi lián shī
贈劉南郡委連詩
zhuī niàn shēng píng.
追念生平。
huān yǒu fēi yī.
歡友非一。
fěng yú sī wǔ.
諷雩斯五。
pī lín zhě qī.
披林者七。
fāng jià qīng qú.
方駕清衢。
zhì jiǔ lán shì.
置酒蘭室。
lí yì dài yǒu.
離役代有。
xìng yán tì yì.
興言涕溢。
“離役代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