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為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丹桂為叢”全詩
陜輔任隆。
才否雖異。
勞逸不同。
幽巖何月。
丹桂為叢。
結枝以贈。
寄之飛鴻。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贈劉南郡委連詩》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劉南郡委連詩》是南北朝時期沈約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邦務寡。
陜輔任隆。
才否雖異。
勞逸不同。
幽巖何月。
丹桂為叢。
結枝以贈。
寄之飛鴻。
詩意:
這首詩詞是沈約送給劉南郡委連的贈詩。詩中描述了山國的貧瘠和貧乏,以及在這個艱難的環境中,陜輔(指劉南郡)卻能擔任重要職務。雖然他們的才華可能不同,但他們在勞動和休息上的態度卻有所不同。詩人將幽巖和丹桂相對照,表達了對劉南郡的贊美和祝福,并將自己的心意通過飛鴻傳遞給他。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南北朝時期社會的一些特點。詩人以山邦務寡的形容詞來描繪貧瘠的山國,表達了社會的困苦和艱辛。然而,詩中提到劉南郡委連卻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承擔重要職務,顯示了他的才干和能力。詩人通過對比才否雖異、勞逸不同,展示了人們在不同的環境中的不同表現和態度。
詩中提到的幽巖和丹桂,可以理解為對劉南郡的贊美和祝福。幽巖象征著困難和險阻,而丹桂則是象征榮譽和吉祥的植物。詩人將結出的丹桂枝贈送給劉南郡,寄托了自己的心意和祝福之情。最后一句寄之飛鴻,則是表達了詩人通過飛鴻傳遞給劉南郡自己的心聲和祝愿。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方式,展現了南北朝時期社會的貧困和艱辛,以及在這樣的環境中仍能嶄露才華的人物。同時,詩人通過對幽巖和丹桂的對比,表達了對劉南郡的贊美和祝福,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詩詞凝練而含蓄,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丹桂為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iú nán jùn wěi lián shī
贈劉南郡委連詩
shān bāng wù guǎ.
山邦務寡。
shǎn fǔ rèn lóng.
陜輔任隆。
cái fǒu suī yì.
才否雖異。
láo yì bù tóng.
勞逸不同。
yōu yán hé yuè.
幽巖何月。
dān guì wèi cóng.
丹桂為叢。
jié zhī yǐ zèng.
結枝以贈。
jì zhī fēi hóng.
寄之飛鴻。
“丹桂為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