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莫極皆無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沈河莫極皆無安”全詩
悠悠兆庶盡含冤。
沈河莫極皆無安。
赴海誰授矯龍翰。
自樊漢仙波流水清且瀾。
救此倒懸拯涂炭。
誓師劉旅赫靈斷。
率茲八百驅十亂。
登我圣明去多難。
長夜杳冥忽云旦。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梁鼓吹曲 道亡》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梁鼓吹曲 道亡》。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道亡數極歸永元。
悠悠兆庶盡含冤。
沈河莫極皆無安。
赴海誰授矯龍翰。
自樊漢仙波流水清且瀾。
救此倒懸拯涂炭。
誓師劉旅赫靈斷。
率茲八百驅十亂。
登我圣明去多難。
長夜杳冥忽云旦。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局混亂和道德淪喪的憂慮和無奈之情。詩中通過描繪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的苦難,表達了對道德敗壞和社會衰敗的不滿,以及對復興道德和重建社會秩序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深沉而悲憤的語言表達了沈約對時代的失望和對道德價值的思考。首句“道亡數極歸永元”,暗指道德的消亡已經到了極點,難以挽回。接下來的幾句以壓抑的氛圍描述了人們的痛苦和無助,以及社會的不安和動蕩。“赴海誰授矯龍翰”表達了作者對于有人能挽救時局的期望和渴望。接著,作者提到“樊漢仙波流水清且瀾”,以此寄托了對于道德的救贖和社會的改善的希望。“誓師劉旅赫靈斷”的句子中,作者表達了自己要帶領士兵去實現救國救民的決心。“登我圣明去多難,長夜杳冥忽云旦”則表現了作者對于國家復興的堅定信念,雖然面臨諸多困難,但他仍然堅信黎明即將到來。
整首詩詞以悲憤的語氣,描繪了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的痛苦,表達了作者對道德淪喪和社會衰敗的憂慮和不滿。詩中透露出對于復興道德和重建社會秩序的渴望,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于國家復興的堅定信念。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意境,展現了南北朝時期詩人的抒情才華和對時代的思考。
“沈河莫極皆無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g gǔ chuī qū dào wáng
梁鼓吹曲 道亡
dào wáng shù jí guī yǒng yuán.
道亡數極歸永元。
yōu yōu zhào shù jǐn hán yuān.
悠悠兆庶盡含冤。
shěn hé mò jí jiē wú ān.
沈河莫極皆無安。
fù hǎi shuí shòu jiǎo lóng hàn.
赴海誰授矯龍翰。
zì fán hàn xiān bō liú shuǐ qīng qiě lán.
自樊漢仙波流水清且瀾。
jiù cǐ dào xuán zhěng tú tàn.
救此倒懸拯涂炭。
shì shī liú lǚ hè líng duàn.
誓師劉旅赫靈斷。
lǜ zī bā bǎi qū shí luàn.
率茲八百驅十亂。
dēng wǒ shèng míng qù duō nàn.
登我圣明去多難。
cháng yè yǎo míng hū yún dàn.
長夜杳冥忽云旦。
“沈河莫極皆無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