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晚云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蹉跎晚云伏”全詩
升裝奉皇穆。
洞野屬滄溟。
聯郊溯河服。
日映青丘島。
塵起邯鄲陸。
江移林岸微。
巖深煙岫復。
歲嚴摧磴草。
午寒散嶠木。
縈蔚夕飆卷。
蹉跎晚云伏。
霞志非易從。
旌軀信難牧。
豈慕淄宮梧。
方辭兔園竹。
覊心亦何言。
迷蹤庶能復。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循役朱方道路詩》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循役朱方道路詩》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分開細紗,離開帝京。
升起莊嚴,奉獻敬愛的皇帝。
遠眺洞野,屬于遼闊的海洋。
聯結邊郊,順著河流行進。
陽光映照著青丘島,
塵土升起,邯鄲的陸地。
江水流動,林岸微微搖曳。
峭壁深邃,云霧重重。
嚴寒摧毀山間的草木,
午后的寒冷散發嶠上的樹木。
夕陽橙紅,狂風卷起。
徘徊晚云,隱匿蹤跡。
追求美好的志向并不容易。
旌旗挺立,身軀卻難以掌控。
豈能羨慕淄宮和梧桐?
我只選擇離開兔園和竹林。
心中的思念,又能說什么呢?
迷失的足跡或許能夠重新找回。
詩意和賞析:
《循役朱方道路詩》描繪了一個行走在邊疆的詩人的旅途。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邊疆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以分開細紗、離開帝京作為開篇,意味著詩人與都城的分離,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接著,詩人描述了遠離都市的洞野和河流,展現了遼闊的大自然景色。山間的巖石和煙霧給人以深邃和神秘的感覺。
詩人對嚴寒的描繪,表達了邊疆環境的艱苦和惡劣。然而,詩人并不向往淄宮和梧桐,而是選擇了離開兔園和竹林,表明他對名利和繁華的追求并不看重,更注重內心的追求和自我實現。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的心境和情感,表達了對邊疆生活的思考和對追求真理、追求內心自由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句具有音韻美和意境感,展示了沈約的才華和對自然的感悟。
“蹉跎晚云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ún yì zhū fāng dào lù shī
循役朱方道路詩
fēn xū chū dì jīng.
分繻出帝京。
shēng zhuāng fèng huáng mù.
升裝奉皇穆。
dòng yě shǔ cāng míng.
洞野屬滄溟。
lián jiāo sù hé fú.
聯郊溯河服。
rì yìng qīng qiū dǎo.
日映青丘島。
chén qǐ hán dān lù.
塵起邯鄲陸。
jiāng yí lín àn wēi.
江移林岸微。
yán shēn yān xiù fù.
巖深煙岫復。
suì yán cuī dèng cǎo.
歲嚴摧磴草。
wǔ hán sàn jiào mù.
午寒散嶠木。
yíng wèi xī biāo juǎn.
縈蔚夕飆卷。
cuō tuó wǎn yún fú.
蹉跎晚云伏。
xiá zhì fēi yì cóng.
霞志非易從。
jīng qū xìn nán mù.
旌軀信難牧。
qǐ mù zī gōng wú.
豈慕淄宮梧。
fāng cí tù yuán zhú.
方辭兔園竹。
jī xīn yì hé yán.
覊心亦何言。
mí zōng shù néng fù.
迷蹤庶能復。
“蹉跎晚云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