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為誰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甘露為誰演”全詩
寶樹未開音。
甘露為誰演。
得一標道心。
眇眇玄涂曠。
高義總成林。
七花屏塵相。
八解濯芳襟。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和王衛軍解講詩》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王衛軍解講詩》
朝代:南北朝
作者:沈約
妙輪輟往駕。
寶樹未開音。
甘露為誰演。
得一標道心。
眇眇玄涂曠。
高義總成林。
七花屏塵相。
八解濯芳襟。
中文譯文:
妙輪停止了前行。
寶樹尚未開放花朵。
甘露為了誰而降臨?
獲得一個明確的標志,指引道心。
眇眇玄涂廣闊無垠。
高尚的義理構筑成一片森林。
七朵花屏蔽了塵埃的飛揚。
八種解釋洗凈了芬芳的衣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南北朝時期沈約所作,題目是與王衛軍共同解講詩。詩中通過描繪一系列意象,表達了對詩歌的思考和詩人的內心感悟。
首先,“妙輪輟往駕”形象地描述了詩人停止了前行,暫時駐足思考的狀態。接著,“寶樹未開音”的意象暗示了詩人對于詩歌的期待,仿佛寶樹即將綻放出美妙的音樂。
然而,詩人又反問“甘露為誰演”,表達了對于甘露(象征美好事物)降臨的目的和意義的疑問。接下來的一句“得一標道心”則突出了詩人在詩歌中追求真理和道義的態度,強調了對于詩歌的追求和期望。
接下來的兩句“眇眇玄涂曠,高義總成林”將詩人的思考擴展到更廣闊的層面。眇眇玄涂曠意味著廣闊而無邊際的境界,高義總成林則表達了詩人對于高尚道義的追求和堅持。
最后的兩句“七花屏塵相,八解濯芳襟”則通過具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解讀和理解的重要性。七花屏意味著能夠遮擋塵埃的屏風,象征著對于雜念和干擾的排除;八解濯芳襟則意味著用八種解釋洗凈了芬芳的衣襟,強調了對于詩歌內涵的多樣性和深度解讀的重要性。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意象豐富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于詩歌的思考和追求,表達了對于真理、道義和詩歌解讀的重視。它呈現了南北朝時期文人士人追求真理和道義的精神風貌,展示了詩人對于詩歌的熱愛和追求。
“甘露為誰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áng wèi jūn jiě jiǎng shī
和王衛軍解講詩
miào lún chuò wǎng jià.
妙輪輟往駕。
bǎo shù wèi kāi yīn.
寶樹未開音。
gān lù wèi shuí yǎn.
甘露為誰演。
dé yī biāo dào xīn.
得一標道心。
miǎo miǎo xuán tú kuàng.
眇眇玄涂曠。
gāo yì zǒng chéng lín.
高義總成林。
qī huā píng chén xiāng.
七花屏塵相。
bā jiě zhuó fāng jīn.
八解濯芳襟。
“甘露為誰演”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