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質易凋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暮質易凋傷”全詩
二鼠復馳光。
衰齡難慎輔。
暮質易凋傷。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四城門詩》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城門詩》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詩,作者是沈約。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六龍既驚軫,
六條龍已經驚動而動搖,
二鼠復馳光。
兩只老鼠也疾馳而逃離,
衰齡難慎輔。
年老的時候很難得到輔助,
暮質易凋傷。
晚年容易受到損傷。
這首詩詞描繪了動蕩不安的時局,以及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下所遭受的困擾和痛苦。"六龍"和"二鼠"都可以視為隱喻,代表著政治和社會的變動。"六龍既驚軫"表示六條龍已經受到驚嚇而動搖,暗示了朝代的動蕩。"二鼠復馳光"則指兩只老鼠迅速逃離,象征著人們為了自保而奔走逃竄。作者在這兩句中通過動物的形象將人們的困境形象化,增強了表達的力度。
接下來的兩句"衰齡難慎輔,暮質易凋傷"則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處境的感嘆。"衰齡"指代年老,"難慎輔"表示年老后很難得到支持和輔助,意味著作者在政治動蕩中的孤獨無助。"暮質易凋傷"描述了晚年容易受到傷害和痛苦,反映出作者對自身命運的擔憂和憂慮。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力度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時局動蕩和自身命運的憂慮和無奈之情。通過運用隱喻和象征手法,將政治社會的變動與個體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展示了南北朝時期的動蕩局勢和人們在其中所承受的苦難。
“暮質易凋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chéng mén shī
四城門詩
liù lóng jì jīng zhěn.
六龍既驚軫。
èr shǔ fù chí guāng.
二鼠復馳光。
shuāi líng nán shèn fǔ.
衰齡難慎輔。
mù zhì yì diāo shāng.
暮質易凋傷。
“暮質易凋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