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是定知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言是定知非”全詩
香隨遠風入。
言是定知非。
欲笑翻成泣。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為鄰人有懷不至詩》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為鄰人有懷不至詩》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針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影逐斜月來。
香隨遠風入。
言是定知非。
欲笑翻成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鄰人的思念之情。詩人看到斜掛的月亮,思緒隨之飄忽不定,仿佛鄰人的身影在月光下閃現。隨著遠風的吹動,一陣陣芳香飄來,使詩人更加思念鄰人。他想與鄰人交流,但話語卻無法傳達出真實的意義,只能含糊其辭。于是,他的歡笑變成了悲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通過描寫月亮、風和芳香,詩人將自己內心的思念之情與外在的景物相結合,形成了一幅幽靜而富有哲理的畫面。
詩中的"影逐斜月來"表達了詩人內心對鄰人身影的渴望,月光斜照下,鄰人的形象仿佛在詩人眼前晃動。"香隨遠風入"描繪了遠風中傳來的芳香,使詩人更加思念鄰人,也給詩詞增添了一絲浪漫的氛圍。
然而,詩中也流露出一絲無奈和苦澀。"言是定知非"表達了詩人對表達情感的困惑,他無法用言語準確傳達自己的心意。最后兩句"欲笑翻成泣"則表明他內心的情感起伏,無法抑制地流露出悲傷。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表現了詩人對鄰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情感交流上的困惑和無奈。它展示了南北朝時期文人的情感細膩和思想感悟,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言是定知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lín rén yǒu huái bù zhì shī
為鄰人有懷不至詩
yǐng zhú xié yuè lái.
影逐斜月來。
xiāng suí yuǎn fēng rù.
香隨遠風入。
yán shì dìng zhī fēi.
言是定知非。
yù xiào fān chéng qì.
欲笑翻成泣。
“言是定知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