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曖如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八桂曖如畫”全詩
披遠望滄流。
八桂曖如畫。
三桑眇若浮。
煙極希丹水。
月遠望青丘。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秋晨羈怨望海思歸詩》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晨羈怨望海思歸詩》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分空臨澥霧。
披遠望滄流。
八桂曖如畫。
三桑眇若浮。
煙極希丹水。
月遠望青丘。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沈約一位秋天早晨羈留在外的思鄉之情。他目送著遙遠的海洋,望著遠方的波浪,觀賞著遠處八桂山的美景,感受著三桑的飄逸。他看到了遠處煙霧彌漫的紅色水面,遠遠地望著青丘的明月。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色來表達作者思鄉之情。作者以秋天的早晨為背景,將自己的羈留之苦與對家鄉的思念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詩中的"澥霧"、"滄流"、"八桂"、"三桑"等詞語,都是在描述作者眼前的風景,以表現他的情感。"煙極希丹水"形容了遠方的海面上升起的紅色煙霧,給人以絢麗的視覺感受。"月遠望青丘"則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遠望之情,青丘象征著故鄉的山川。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展現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它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將作者的個人情感與自然融為一體,傳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寂和渴望歸鄉的情感。整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描繪的能力,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優美、富有詩意的閱讀體驗。
“八桂曖如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chén jī yuàn wàng hǎi sī guī shī
秋晨羈怨望海思歸詩
fēn kōng lín xiè wù.
分空臨澥霧。
pī yuǎn wàng cāng liú.
披遠望滄流。
bā guì ài rú huà.
八桂曖如畫。
sān sāng miǎo ruò fú.
三桑眇若浮。
yān jí xī dān shuǐ.
煙極希丹水。
yuè yuǎn wàng qīng qiū.
月遠望青丘。
“八桂曖如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