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邀共看往年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邀共看往年春”全詩
擬將兒女歸來住,且是茅山見老人。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族兄各年八十馀見招游洞》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族兄各年八十馀見招游洞》是唐代戴叔倫的一首詩,描寫了族兄相互邀請游玩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全鄉的族兄弟,已經年過八旬,
相互邀請共同觀賞往昔的春天。
打算將子女安排回來,與老人們一同居住,
同時可以去茅山見到年邁的長輩。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眷戀和親情的珍貴,族兄弟年紀已大,卻相邀共同回憶往昔的春天,表達了對年輕時光的懷念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另外,他們還計劃將子女回鄉居住,并與年邁的長輩共同生活,表達了對家族傳統和親情的重視與尊敬。
整首詩以敘述的方式呈現,行文簡短而富有情感,通過描繪族兄弟的舉動和計劃,表達出作者對親情、友情以及家鄉鄉情的思索和追憶。詩中的“鶴發婆娑”形象生動地描繪出族兄弟年紀已大的樣貌,而“擬將兒女歸來住”更加凸顯了詩人對家族傳承和親情的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對親情和家鄉的思念與熱愛,展現了作者對家庭與傳統的重視,表達了對家族的尊敬和對親情的珍視。同時,詩人通過對族兄弟們的行動和計劃的描寫,展現了對往昔時光美好回憶的追憶和對未來家族和諧團結的寄托與期許。
“相邀共看往年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ú xiōng gè nián bā shí yú jiàn zhāo yóu dòng
族兄各年八十馀見招游洞
hè fà pó suō xiāng lǐ qīn, xiāng yāo gòng kàn wǎng nián chūn.
鶴發婆娑鄉里親,相邀共看往年春。
nǐ jiāng ér nǚ guī lái zhù, qiě shì máo shān jiàn lǎo rén.
擬將兒女歸來住,且是茅山見老人。
“相邀共看往年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