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何事往頻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中何事往頻頻”全詩
臨風自笑歸時晚,更送浮云逐故人。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別張員外》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張員外》是唐代詩人戴叔倫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木葉紛紛湘水濱,
此中何事往頻頻。
臨風自笑歸時晚,
更送浮云逐故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戴叔倫與張員外分別的情景。詩人站在湘水邊上,看著樹葉紛紛飄落,心中思緒萬千。他意識到分別是無法避免的,笑著面對離別的晚點。最后,他看著漂浮的云彩,追逐離去的故人。
賞析:
《別張員外》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離別之情。首句以"木葉紛紛"作為描繪景物的開場,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來表達人事的離散。"此中何事往頻頻"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分別頻繁發生的無奈。接著,"臨風自笑歸時晚"一句中的"臨風自笑"顯露了詩人對于離別的淡然態度,他笑自己歸去的時機晚了。最后一句"更送浮云逐故人"將浮云與故人聯系在一起,意味著故人的離去如同浮云般無法把握,而詩人只能眼睜睜地目送著離去的身影。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離別的悲涼和無奈,表達了詩人對于人事無常的領悟。在離別面前,他選擇以一種自嘲的方式來面對,展現了一種淡泊的情感態度。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離合的結合,傳達了離別帶來的無奈和無法挽回的情感。
“此中何事往頻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zhāng yuán wài
別張員外
mù yè fēn fēn xiāng shuǐ bīn, cǐ zhōng hé shì wǎng pín pín.
木葉紛紛湘水濱,此中何事往頻頻。
lín fēng zì xiào guī shí wǎn, gèng sòng fú yún zhú gù rén.
臨風自笑歸時晚,更送浮云逐故人。
“此中何事往頻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