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向陽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神女向陽臺”全詩
云漢乃昭回。
臨河沉璧玉。
夾道畫龍媒。
離光初繞電。
震氣始乘雷。
海童還碣石。
神女向陽臺。
云逐魚鱗起。
渠隨龍骨開。
崩沙雜水去。
臥樹擁槎來。
嘉苗雙合穎。
熟稻再含胎。
屬此欣膏露。
逢君摛掞才。
愧乏瓊將玖。
無酬美且偲。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和李司錄喜雨詩》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李司錄喜雨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純陽實久亢。
太陽純正光輝持久,高懸于天空。
云漢乃昭回。
天上的云彩和星河明亮輝煌。
臨河沉璧玉。
河邊沉浸著寶石般的玉石。
夾道畫龍媒。
兩旁的道路繪有飛龍作為裝飾。
離光初繞電。
離光(太陽)初次環繞電(閃電)。
震氣始乘雷。
雷聲傳達震動的氣息。
海童還碣石。
海神的仆人歸還了碣石(傳說中的神石)。
神女向陽臺。
仙女朝向陽臺(仙境)。
云逐魚鱗起。
云朵追隨著魚鱗般的飛動。
渠隨龍骨開。
水道沿著龍骨(山脈)展開。
崩沙雜水去。
坍塌的沙土夾雜著水流離去。
臥樹擁槎來。
倒臥的樹木擁抱著船只而來。
嘉苗雙合穎。
美好的莊稼茁壯生長,雙葉合攏。
熟稻再含胎。
成熟的稻谷再次孕育著新的生命。
屬此欣膏露。
屬于這里的人們欣喜于豐沛的甘露。
逢君摛掞才。
遇見貴人,才華得以展現。
愧乏瓊將玖。
自愧不如瓊瑤和玉器。
無酬美且偲。
沒有回報,只是表達美好的心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神話傳說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變化的贊美和對命運的感慨。詩中運用豐富的象征意象和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天空、河流、云彩、雷電等元素,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壯麗。同時,詩人借用神話傳說中的形象,如海神、仙女等,賦予詩詞更多的神秘色彩和寓意。
整首詩以豪邁激昂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景象和變化的感嘆,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對命運的感慨。詩中的意象和描寫充滿了詩人的想象力和藝術表現力,給人以美感和啟迪。
“神女向陽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ǐ sī lù xǐ yǔ shī
和李司錄喜雨詩
chún yáng shí jiǔ kàng.
純陽實久亢。
yún hàn nǎi zhāo huí.
云漢乃昭回。
lín hé chén bì yù.
臨河沉璧玉。
jiā dào huà lóng méi.
夾道畫龍媒。
lí guāng chū rào diàn.
離光初繞電。
zhèn qì shǐ chéng léi.
震氣始乘雷。
hǎi tóng hái jié shí.
海童還碣石。
shén nǚ xiàng yáng tái.
神女向陽臺。
yún zhú yú lín qǐ.
云逐魚鱗起。
qú suí lóng gǔ kāi.
渠隨龍骨開。
bēng shā zá shuǐ qù.
崩沙雜水去。
wò shù yōng chá lái.
臥樹擁槎來。
jiā miáo shuāng hé yǐng.
嘉苗雙合穎。
shú dào zài hán tāi.
熟稻再含胎。
shǔ cǐ xīn gāo lù.
屬此欣膏露。
féng jūn chī shàn cái.
逢君摛掞才。
kuì fá qióng jiāng jiǔ.
愧乏瓊將玖。
wú chóu měi qiě cāi.
無酬美且偲。
“神女向陽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