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黃凄序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葉黃凄序變”全詩
葉黃凄序變。
洞浦落遵鴻。
長飚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
百籟含宵囀。
峻雉聆金柝。
曾臺切銀箭。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和潁川公秋夜詩》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潁川公秋夜詩》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泬寥空色遠。
葉黃凄序變。
洞浦落遵鴻。
長飚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
百籟含宵囀。
峻雉聆金柝。
曾臺切銀箭。
中文譯文:
秋夜的寥廓空曠。
樹葉黃了,凄涼的序列也發生了變化。
洞浦間鴻雁飛落。
狂風送走了巢中的燕子。
千秋時光流轉,夜晚的景色。
百種聲音里蘊含著宵夜的囀鳴。
峻峭的山雞聆聽著金屬的敲擊聲。
曾臺上切割的銀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詩人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動物的行為,表達了秋夜的凄涼和寂寥之感。
詩的第一句“泬寥空色遠”,描述了夜晚的廣袤空曠和寂靜。秋天的夜晚常常給人一種空曠而冷清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葉黃凄序變。洞浦落遵鴻。”描繪了樹葉由綠轉黃的景象,隨著季節的變遷,自然界呈現出凄涼的序列變化。洞浦間的鴻雁也隨著季節的轉換而落下。
第四句“長飚送巢燕”,表達了狂風送走了燕子們的巢穴,暗示了秋天動物遷徙的景象。
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秋夜的景色和聲音。“千秋流夕景”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夜晚景色的迷人之處。“百籟含宵囀”形容夜晚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增添了夜晚的生動氣息。“峻雉聆金柝”則描繪了山雞聆聽著金屬敲擊的聲音,增添了畫面的生動感。
最后兩句“曾臺切銀箭”,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銀箭在曾臺上被切割的景象,暗示了夜晚的寒冷和銳利。
整首詩通過對秋夜景象的描繪,展現了秋天的凄涼和寂寥,以及自然界萬物與時光的變遷。同時,詩人巧妙地運用形象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秋夜中的寂靜和動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葉黃凄序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ǐng chuān gōng qiū yè shī
和潁川公秋夜詩
jué liáo kōng sè yuǎn.
泬寥空色遠。
yè huáng qī xù biàn.
葉黃凄序變。
dòng pǔ luò zūn hóng.
洞浦落遵鴻。
zhǎng biāo sòng cháo yàn.
長飚送巢燕。
qiān qiū liú xī jǐng.
千秋流夕景。
bǎi lài hán xiāo zhuàn.
百籟含宵囀。
jùn zhì líng jīn tuò.
峻雉聆金柝。
céng tái qiè yín jiàn.
曾臺切銀箭。
“葉黃凄序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