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楊朱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見楊朱路”全詩
離悲兩相顧。
君登蘇武橋。
我見楊朱路。
關山負雪行。
河水乘冰渡。
愿子著朱鳶。
知余在玄菟。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別張洗馬樞詩》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張洗馬樞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別席慘無言,
離悲兩相顧。
君登蘇武橋,
我見楊朱路。
關山負雪行,
河水乘冰渡。
愿子著朱鳶,
知余在玄菟。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與朋友分別的情感。詩中描述了詩人面對離別時的無言和悲傷。他告別了朋友,望著朋友登上蘇武橋,而自己則踏上了楊朱路。詩人經過雪山和冰凌覆蓋的河水,希望朋友能穿上紅色的鳶尾服裝,以示對他的思念。詩人告訴朋友,他自己會在遙遠的玄菟地方等待著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與朋友的離別情感與大自然的蒼茫和冷峻相結合。詩人的無言和悲傷在離別時顯得尤為深刻。蘇武橋和楊朱路象征著朋友們分別走向各自的道路,而關山、雪和冰則增添了離別的凄涼氛圍。
詩人希望朋友能穿上紅色的鳶尾服裝,這是一種象征,代表著他對朋友的思念,希望他能時刻記得自己。而詩人在玄菟地方等候朋友,顯示了他對友情的珍視和堅定的承諾。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離別之情,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增添了一種凄涼和蒼茫的氛圍。這首詩詞既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深情厚意,也展示了他對離別的痛苦和無奈的感受。
“我見楊朱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zhāng xiǎn mǎ shū shī
別張洗馬樞詩
bié xí cǎn wú yán.
別席慘無言。
lí bēi liǎng xiāng gù.
離悲兩相顧。
jūn dēng sū wǔ qiáo.
君登蘇武橋。
wǒ jiàn yáng zhū lù.
我見楊朱路。
guān shān fù xuě xíng.
關山負雪行。
hé shuǐ chéng bīng dù.
河水乘冰渡。
yuàn zi zhe zhū yuān.
愿子著朱鳶。
zhī yú zài xuán tú.
知余在玄菟。
“我見楊朱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