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回鏡欲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鸞回鏡欲滿”全詩
燕余雙舞輕。
頓履隨疎節。
低鬟逐上聲。
步轉行初進。
衫飄曲未成。
鸞回鏡欲滿。
鶴顧市應傾。
已曾天上學。
詎是世中生。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和詠舞詩》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詠舞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洞房花燭明。
在新人洞房里,花燭高照。
燕余雙舞輕。
新婚夫婦輕盈地跳著雙人舞。
頓履隨疎節。
停下腳步,隨著音樂的節奏。
低鬟逐上聲。
低著頭,隨著音樂的聲音抬起。
步轉行初進。
舞步轉換,行進初學。
衫飄曲未成。
衣袖飄動,曲線未完美成型。
鸞回鏡欲滿。
舞者回身,鏡中映滿了美麗。
鶴顧市應傾。
優雅的舞姿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已曾天上學。
曾經學過天上的舞蹈。
詎是世中生。
如今在人間展現。
詩意與賞析:
《和詠舞詩》描繪了洞房中新婚夫婦跳舞的情景。詩人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示了舞者們的輕盈舞姿和優美動作。詩中的洞房花燭明,燭光映照下的舞者在音樂的引導下跳舞,展現出舞者們婉約、靈動的形象。詩中的鸞和鶴分別象征著女性和男性,舞者的舞姿引起了眾人的注目和贊嘆。詩詞表達了對舞者們熟練舞技和美麗舞姿的贊美,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舞蹈藝術的熱愛和對天上舞者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舞者們的風采和舞蹈的美妙,展示了南北朝時期文人對舞蹈藝術的追求和贊美之情。
“鸞回鏡欲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ǒng wǔ shī
和詠舞詩
dòng fáng huā zhú míng.
洞房花燭明。
yàn yú shuāng wǔ qīng.
燕余雙舞輕。
dùn lǚ suí shū jié.
頓履隨疎節。
dī huán zhú shǎng shēng.
低鬟逐上聲。
bù zhuǎn háng chū jìn.
步轉行初進。
shān piāo qū wèi chéng.
衫飄曲未成。
luán huí jìng yù mǎn.
鸞回鏡欲滿。
hè gù shì yīng qīng.
鶴顧市應傾。
yǐ céng tiān shàng xué.
已曾天上學。
jù shì shì zhōng shēng.
詎是世中生。
“鸞回鏡欲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