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聞曉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香聞曉蓮”全詩
天氣正得所,客心剛悄然。
亂兵何日息,故老幾人全。
此際難消遣,從來未學禪。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中秋》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秋》是唐代詩人鄭谷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秋
清香聞曉蓮,水國雨余天。
天氣正得所,客心剛悄然。
亂兵何日息,故老幾人全。
此際難消遣,從來未學禪。
譯文:
中秋清晨聞到蓮花的清香,
雨過后,濕潤的大地仍在天邊。
天氣宜人,客人的心情逐漸平靜。
亂世之中,何時才能夠安定下來,
老人們有幾個能夠幸免于難。
在這樣的時刻,難以找到適當的消遣,
我從未學過禪修的心法。
詩意:
《中秋》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詩人聞到了蓮花的清香,感嘆著秋天的美好。然而,詩人所處的時代正值亂世,人們的心情不安,充滿了憂慮和焦慮。詩中提到了亂兵和老人,暗示著社會的動蕩和老年人的困境。詩人表達了對和平安定的向往,但他也意識到在這個時代,很難找到真正能夠讓人心靈安寧的方式。
賞析:
《中秋》通過描繪清晨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展現了一個微妙的對比。蓮花的清香和美麗的秋天形成了一幅宜人的景象,但這個景象卻與動蕩和不安的時代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通過對亂兵和老人的提及,強調了社會的動蕩和老年人的辛苦境遇。詩人的心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逐漸平靜,他表達了對和平安寧的渴望,但也坦誠地承認在這樣的時代里,很難找到真正能夠讓人心靈安寧的方式。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代和個人命運的思考,抒發了對和平安定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感慨。通過景物描寫與內心感受的結合,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鳴,展示了唐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清香聞曉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qiū
中秋
qīng xiāng wén xiǎo lián, shuǐ guó yǔ yú tiān.
清香聞曉蓮,水國雨余天。
tiān qì zhèng dé suǒ, kè xīn gāng qiǎo rán.
天氣正得所,客心剛悄然。
luàn bīng hé rì xī, gù lǎo jǐ rén quán.
亂兵何日息,故老幾人全。
cǐ jì nán xiāo qiǎn, cóng lái wèi xué chán.
此際難消遣,從來未學禪。
“清香聞曉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