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徑得還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徑得還往”全詩
寧知老田里,三徑得還往。
結廬在人境,此意陶令賞。
但話北窗涼,何必羲皇上。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次韻閻甥伯溫池上八首》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閻甥伯溫池上八首》是晁補之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惟親舊,相得懷抱敞。
寧知老田里,三徑得還往。
結廬在人境,此意陶令賞。
但話北窗涼,何必羲皇上。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親友間深厚情誼和田園生活的向往之情。詩人渴望與親友共度美好時光,彼此之間情感坦誠而深厚。他不愿離開老家的田園,渴望重新踏上那熟悉的小徑。他選擇在人煙稠密的地方搭建自己的茅舍,這樣的選擇得到了像陶淵明那樣的文人的贊賞。詩人還提到北窗涼爽的景象,表達了對寧靜自然環境的向往,與羲皇(古代神話中的天帝)的高處不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清新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他通過表達與親友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對故鄉田園的思念,展現了一種樸素而真摯的情感。詩人選擇在繁華的人群中建造自己的茅舍,顯示出他對寧靜、純粹生活的追求。最后提到北窗涼爽,與羲皇的高處形成對比,凸顯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偏愛。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晁補之對親情友情和寧靜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時展示了他對田園詩意和簡樸生活的熱愛。這種表達方式簡練而深情,給人以思考人生和追求內心平靜的啟示。
“三徑得還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án shēng bó wēn chí shàng bā shǒu
次韻閻甥伯溫池上八首
píng shēng wéi qīn jiù, xiāng de huái bào chǎng.
平生惟親舊,相得懷抱敞。
níng zhī lǎo tián lǐ, sān jìng dé hái wǎng.
寧知老田里,三徑得還往。
jié lú zài rén jìng, cǐ yì táo lìng shǎng.
結廬在人境,此意陶令賞。
dàn huà běi chuāng liáng, hé bì xī huáng shàng.
但話北窗涼,何必羲皇上。
“三徑得還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