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無夭壽四時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命無夭壽四時行”全詩
道有窮通千世運,命無夭壽四時行。
我能為蝶斯同化,子亦知魚乃至情。
謂馬謂牛無不可,楚肝越膽太分明。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感興》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興》是一首宋代晁補之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淵明褊志迷歸去,
叔夜支辭謬養生。
道有窮通千世運,
命無夭壽四時行。
我能為蝶斯同化,
子亦知魚乃至情。
謂馬謂牛無不可,
楚肝越膽太分明。
譯文:
淵明褊志迷歸去,
叔夜支辭謬養生。
道有窮通千世運,
命無夭壽四時行。
我能為蝶斯同化,
子亦知魚乃至情。
謂馬謂牛無不可,
楚肝越膽太分明。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晁補之對人生命運和命運的思考。詩中提到了淵明和叔夜,他們都是古代的賢人,但他們的志向和追求都陷入了迷茫之中。詩人認為人生的道路有窮有通,在千世之中運行不息,而人的命運則沒有固定的壽數,如同四季循環般無常。
詩人表達了他自己能夠與蝴蝶相融合的能力,蝴蝶象征著自由和變幻,他希望自己能夠像蝴蝶一樣自由自在。與此同時,詩人認為讀者也應該理解魚的情感和生命。他表達了一種廣泛的同理心,認為不論是馬還是牛,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最后,詩人提到楚國的肝臟和越國的膽臟,用來形容人心的明亮和堅決。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晁補之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以及他對廣泛同理心的追求。他表達了對自由、變幻和堅定的渴望,同時呼吁讀者要理解和尊重所有生命。這首詩運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通過對淵明、叔夜、蝴蝶、魚、馬和牛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獨特理解。整首詩意味深長,給人以思考和啟示。
“命無夭壽四時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xīng
感興
yuān míng biǎn zhì mí guī qù, shū yè zhī cí miù yǎng shēng.
淵明褊志迷歸去,叔夜支辭謬養生。
dào yǒu qióng tōng qiān shì yùn, mìng wú yāo shòu sì shí xíng.
道有窮通千世運,命無夭壽四時行。
wǒ néng wéi dié sī tóng huà, zi yì zhī yú nǎi zhì qíng.
我能為蝶斯同化,子亦知魚乃至情。
wèi mǎ wèi niú wú bù kě, chǔ gān yuè dǎn tài fēn míng.
謂馬謂牛無不可,楚肝越膽太分明。
“命無夭壽四時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