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歸河畔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歸河畔草”全詩
煙歸河畔草,月照渡頭人。
朋友懷東道,鄉關戀北辰。
去留無所適,岐路獨迷津。
分類:
作者簡介(于良史)
于良史 ,唐代詩人,肅宗至德年間曾任侍御史,德宗貞元年間,徐州節度使張建封辟為從事。其五言詩詞語清麗超逸,講究對仗,十分工整。
《宿藍田山口奉寄沈員外》于良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藍田山口奉寄沈員外
山暝飛群鳥,川長泛四鄰。
煙歸河畔草,月照渡頭人。
朋友懷東道,鄉關戀北辰。
去留無所適,岐路獨迷津。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在藍田山口住宿,寄給沈員外
夜晚山中鳥兒乘暮歸巢,河流自山間流經四個鄰國。
煙霧升起,河畔的草地搖曳,月光照耀渡口上的行人。
朋友們懷戀我東方的居處,離開鄉關不舍北極星。
去留之間沒有明確的選擇,岔路口獨自迷失航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宿藍田山口的經歷為背景,表達了作者的離愁離別和思鄉之情。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夜晚的景象,山暝之時,群鳥飛返巢。川流綿延,泛指四鄰國家。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了離別時的寂寥和無奈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詩,通過煙歸和月照的描繪,給人以回憶和思念之感。煙歸河畔草,意味著遠離的人們如同煙霧一般,歸于草地之間。月光照耀渡口上的人,隱約透露著旅途歸鄉的人們的辛苦。
最后兩句詩,則表達了作者在離開之際對朋友和家鄉的思念之情。朋友們懷念作者遠東的居處,離開鄉關不舍北極星,說明作者的朋友和家鄉都對他有深深的思念和留戀之情。而作者在選擇離去或是留下時,感到茫然和困惑,出現了一個岔路口,讓作者獨自迷失在迷津之中。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的描寫為主,通過景物的轉化和描繪,表達了作者深深的離愁和思鄉之情,以及生活抉擇面臨的困惑和無奈。整體氣勢沉郁凄涼,給人一種無邊的離愁之感。
“煙歸河畔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lán tián shān kǒu fèng jì shěn yuán wài
宿藍田山口奉寄沈員外
shān míng fēi qún niǎo, chuān zhǎng fàn sì lín.
山暝飛群鳥,川長泛四鄰。
yān guī hé pàn cǎo, yuè zhào dù tóu rén.
煙歸河畔草,月照渡頭人。
péng yǒu huái dōng dào, xiāng guān liàn běi chén.
朋友懷東道,鄉關戀北辰。
qù liú wú suǒ shì, qí lù dú mí jīn.
去留無所適,岐路獨迷津。
“煙歸河畔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