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雙尋麥隴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蝴蝶雙尋麥隴飛”全詩
深村芳物無由覓,蝴蝶雙尋麥隴飛。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村居即事》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村居即事》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
十載京塵化客衣,
故園榆柳識春歸。
深村芳物無由覓,
蝴蝶雙尋麥隴飛。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村居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離鄉背井生活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前兩句“十載京塵化客衣,故園榆柳識春歸”,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已有十年之久,曾經繁華熱鬧的京城生活已經使他的衣袍沾滿了塵土。榆樹和柳樹是他故鄉的標志性植物,它們在春天回歸時,詩人才能識別出自己的故園。
接下來兩句“深村芳物無由覓,蝴蝶雙尋麥隴飛”,表達了詩人現在生活在一個偏遠的村居,無法找到鄉村的芬芳之物。而蝴蝶在麥田間飛翔,象征著自由和快樂,與詩人的心境形成鮮明的對比。
整首詩詞通過對故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鄉愁的深情追憶。他在離鄉多年后,仍然對故鄉的景物和氣息保持著敏感和眷戀,他內心深處的鄉愁之情通過這首詩詞得以抒發。這首詩詞簡潔而質樸,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抓住了讀者的心靈共鳴,使人們能夠感受到離鄉之人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蝴蝶雙尋麥隴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ūn jū jí shì
村居即事
shí zài jīng chén huà kè yī, gù yuán yú liǔ shí chūn guī.
十載京塵化客衣,故園榆柳識春歸。
shēn cūn fāng wù wú yóu mì, hú dié shuāng xún mài lǒng fēi.
深村芳物無由覓,蝴蝶雙尋麥隴飛。
“蝴蝶雙尋麥隴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