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開朝日初生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帆開朝日初生處”全詩
帆開朝日初生處,船轉春山欲盡頭。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赴廣陵道中三首》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赴廣陵道中三首》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急鼓冬冬下泗州,
卻瞻金塔在中流。
帆開朝日初生處,
船轉春山欲盡頭。
中文譯文:
急鼓聲聲敲打著冬冬下泗州,
然而眺望卻見金塔聳立于江流中央。
船帆在朝陽初升之時展開,
船只轉向,春山景色欲盡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晁補之赴廣陵途中的場景,通過描述他乘船行駛的情景,表達了他對旅途中的美景和離別之情的感慨。詩中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他對離別情感的抒發。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旅途中的景色和心情變化。詩的開頭以急促的鼓聲和下泗州的景象作為開場,形象地描繪了旅途的緊張和忙碌感。接著,作者提到眺望時看到金塔屹立于江中,金塔象征著廣陵的地標,也是旅途中的一種指引和期望之象征。
第三句描繪了船帆在朝陽初升時展開,給讀者帶來一種早晨的清新和希望的感覺。船只轉向,春山景色欲盡頭,表達了旅途的不斷變化和景色的遠近離合。整首詩以簡短的語言勾勒出作者旅途中的場景變化和心情的起伏,展現了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思考。
這首詩抓住了旅途中的瞬間,通過景色描寫和情感表達,傳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中展現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將個人情感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形成了一幅旅途中的畫面。整體而言,這首詩詞簡潔明快,意境深遠,展現了晁補之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帆開朝日初生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guǎng líng dào zhōng sān shǒu
赴廣陵道中三首
jí gǔ dōng dōng xià sì zhōu, què zhān jīn tǎ zài zhōng liú.
急鼓冬冬下泗州,卻瞻金塔在中流。
fān kāi cháo rì chū shēng chù, chuán zhuǎn chūn shān yù jìn tóu.
帆開朝日初生處,船轉春山欲盡頭。
“帆開朝日初生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