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樽稍可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樽稍可娛”全詩
君自軒軒鶴,吾今泛泛鳧。
何方折腰具,能作列仙儒。
鈞是亡羊事,清樽稍可娛。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寄題寶應無斁鳧舄堂二首二》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寶應無斁鳧舄堂二首二》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弟才方浚發,兄老更疏迂。
君自軒軒鶴,吾今泛泛鳧。
何方折腰具,能作列仙儒。
鈞是亡羊事,清樽稍可娛。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描述了兄弟之間的不同境遇和人生感慨。詩人晁補之自稱為弟,指出自己才華方才開始顯露,而兄長已經老去并變得更加迂腐。詩中通過比喻來表達兄弟之間的差異,詩人自比為泛泛的鳧(一種普通的水禽),而兄長則自比為高貴的鶴。詩人感嘆自己無法與兄長相比,卻希望能夠在某種程度上達到和兄長一樣的境界,成為列仙(指仙人)和儒者(指學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兄弟之間的差異和詩人的自愧不如之情。詩人通過對比鳧和鶴來突出兄弟之間的身份和才華的差距。鳧是一種普通的水禽,而鶴則象征高貴和神圣。詩人自謙地將自己比作鳧,表達了自己的謙遜和自知之明。他對兄長的崇拜和羨慕之情溢于言表,希望能夠在某種程度上達到兄長的境界。
詩詞中的“折腰具”指的是儀態恭敬的儀容,詩人通過這一形象來表達自己愿意努力追求高尚品質的心愿。而“列仙儒”則指的是成為像仙人和儒者一樣的人物,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華。
最后兩句“鈞是亡羊事,清樽稍可娛”表達了詩人對于塵世的感慨。詩人借用“鈞是亡羊事”來形容人生中的一些悲劇和失敗,而“清樽稍可娛”則表示詩人尋求一些消遣和慰藉,通過享受美酒來暫時忘卻人生的煩惱。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比喻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兄弟之間差距的思考和自己對高尚境界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對人生痛苦和快樂的認知。
“清樽稍可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bǎo yìng wú yì fú xì táng èr shǒu èr
寄題寶應無斁鳧舄堂二首二
dì cái fāng jùn fā, xiōng lǎo gèng shū yū.
弟才方浚發,兄老更疏迂。
jūn zì xuān xuān hè, wú jīn fàn fàn fú.
君自軒軒鶴,吾今泛泛鳧。
hé fāng zhé yāo jù, néng zuò liè xiān rú.
何方折腰具,能作列仙儒。
jūn shì wáng yáng shì, qīng zūn shāo kě yú.
鈞是亡羊事,清樽稍可娛。
“清樽稍可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