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騷未與昔人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反騷未與昔人違”全詩
五車謾苦君何益,三徑都荒我未歸。
要過香壚雙履步,卻從彭蠡一帆飛。
它年笑向張公子,應帶煙霞滿客衣。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巳卯六月赴上饒之謫醇臣以詩送行次韻留別》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巳卯六月赴上饒之謫醇臣以詩送行次韻留別》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雅思深志不悲,
反騷未與昔人違。
五車謾苦君何益,
三徑都荒我未歸。
要過香壚雙履步,
卻從彭蠡一帆飛。
它年笑向張公子,
應帶煙霞滿客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晁補之在離別時的情感和思考。他表明自己并不悲傷,而是懷著深沉的志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他反思自己的過去,認為自己的文學創作尚未達到古代先賢的水平。他對于自己所受的苦難并不感到值得,而且他的家鄉已經荒蕪,自己也未能回歸。他表示希望能夠穿過香壚(地名),步行雙履,離開這里,向著新的目標前進。然而,他卻要從彭蠡(地名)乘坐一艘帆船離開。最后,他預言未來的某一天,他將會笑著面對張公子(可能指張載),并帶著煙霞(指仙境)滿布客衣,顯露出自己的成就和榮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晁補之內心的情感和思考。他通過對離別時的感受的描繪,展示了自己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小雅思深志不悲"表明他的情感并非悲傷,而是懷著對理想的追求和對文學創作的向往。他對自己的文學成就進行了自省,認為尚未達到古代先賢的水平,這反映了他對自身要求的苛刻和追求卓越的態度。詩中的對比手法也很巧妙,通過"五車謾苦君何益,三徑都荒我未歸"的對比,揭示了他對于所受苦難的無奈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最后兩句"它年笑向張公子,應帶煙霞滿客衣"預示了他對未來的樂觀態度和對自己成就的期待。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晁補之才情和內心世界,表達出他在離別時的復雜情感和對未來的希望。
“反騷未與昔人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mǎo liù yuè fù shàng ráo zhī zhé chún chén yǐ shī sòng xíng cì yùn liú bié
巳卯六月赴上饒之謫醇臣以詩送行次韻留別
xiǎo yǎ sī shēn zhì bù bēi, fǎn sāo wèi yǔ xī rén wéi.
小雅思深志不悲,反騷未與昔人違。
wǔ chē mán kǔ jūn hé yì, sān jìng dōu huāng wǒ wèi guī.
五車謾苦君何益,三徑都荒我未歸。
yào guò xiāng lú shuāng lǚ bù, què cóng péng lí yī fān fēi.
要過香壚雙履步,卻從彭蠡一帆飛。
tā nián xiào xiàng zhāng gōng zǐ, yīng dài yān xiá mǎn kè yī.
它年笑向張公子,應帶煙霞滿客衣。
“反騷未與昔人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