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艨艟高映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艨艟高映浦”全詩
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隨山。
名寄圖書內,威生將吏間。
春行板橋暮,應伴庾公還。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宋校書赴宣州幕》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宋校書赴宣州幕》是盧綸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想宣城郡,
清江野戍閑。
艨艟高映浦,
睥睨曲隨山。
名寄圖書內,
威生將吏間。
春行板橋暮,
應伴庾公還。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盧綸送行宋校書前往宣州幕的情景。詩人思念著宣城郡,清江畔有寧靜的野戍。宛如巨大的戰船高高停泊在江灣,眺望遠方的山巒蜿蜒曲折。詩人的名字寄托在送往圖書館的書籍中,展現著將吏們對他的敬仰和威望。在春天的傍晚,詩人應該陪同著庾公一同歸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宣城郡為背景,描繪了一幅靜謐而壯麗的江湖風景。其中的艨艟和曲隨山的描寫,使人感受到江灣的廣闊和山巒的婉約。詩人通過將自己的名字寄托在圖書中,展示了自己在將吏間的威望和聲望。整首詩以送行宋校書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同時也展現了對故鄉宣城郡的眷戀之情。
詩詞的意境清新秀麗,描寫細膩而富有畫面感。通過細膩的描寫,詩人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江湖之景。整首詩以行草的形式寫就,表現出唐代文人的豪放和灑脫。同時,通過將自己的名字寄托在書籍中,詩人展示了自己的自信和才華,融入了自身的情感和思考。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江湖景色的描寫和對友人的送行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他的才華和自信。詩詞的意境優美,給人以清新秀麗之感。
“艨艟高映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òng jiào shū fù xuān zhōu mù
送宋校書赴宣州幕
nán xiǎng xuān chéng jùn, qīng jiāng yě shù xián.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閑。
méng chōng gāo yìng pǔ, pì nì qū suí shān.
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隨山。
míng jì tú shū nèi, wēi shēng jiāng lì jiān.
名寄圖書內,威生將吏間。
chūn xíng bǎn qiáo mù, yīng bàn yǔ gōng hái.
春行板橋暮,應伴庾公還。
“艨艟高映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