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恨生涯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恨生涯薄”全詩
開門望林木,引蔓修籬落。
所欣塵累遠,不恨生涯薄。
心事少干云,白頭成憶昨。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感懷追和柳子厚郊居歲暮韻》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懷追和柳子厚郊居歲暮韻》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殘暑夜如炊,曉風吹蕭索。
開門望林木,引蔓修籬落。
所欣塵累遠,不恨生涯薄。
心事少干云,白頭成憶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晁補之在歲暮時節對柳子厚郊居的感懷之情。詩人在殘暑的夜晚,感受到了飄渺的涼風,整個世界顯得冷清而凄涼。他打開門窗,看著外面的林木和蔓草,意味著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變遷。詩人欣賞這些寂靜的景色,雖然他的生活看似平凡而繁忙,但并不因此而怨恨。他的內心事務少得像云一樣輕盈,白發已經成為對過去回憶的象征。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殘暑夜晚的凄涼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的思考。詩中的景物描寫簡潔而準確,通過對林木和蔓草的觀察,將歲月的變遷和生活的平凡表達出來。詩人對生活的態度積極向上,雖然生活中有很多繁忙和勞累,但他并不埋怨,反而欣賞寧靜的自然景色。他的內心清凈如云,不受外界的干擾。最后,詩人提到自己的白發,象征著歲月的流逝,也成為了對過去回憶的象征。
整首詩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通過景物描寫和內心感受的交融,傳達了一種淡然從容的心態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這首詩詞在表達人生哲理的同時,也呈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文化氛圍。
“不恨生涯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i zhuī hé liǔ zi hòu jiāo jū suì mù yùn
感懷追和柳子厚郊居歲暮韻
cán shǔ yè rú chuī, xiǎo fēng chuī xiāo suǒ.
殘暑夜如炊,曉風吹蕭索。
kāi mén wàng lín mù, yǐn màn xiū lí luò.
開門望林木,引蔓修籬落。
suǒ xīn chén lèi yuǎn, bù hèn shēng yá báo.
所欣塵累遠,不恨生涯薄。
xīn shì shǎo gàn yún, bái tóu chéng yì zuó.
心事少干云,白頭成憶昨。
“不恨生涯薄”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