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景為不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景為不明”全詩
有背如泰山,未覺毛羽輕。
鹽陽亦群飛,日景為不明。
空倉自苦饑,安得有此名。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一》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一》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海鳥御羊角,飄然凌紫清。
在海洋中,鳥兒征服著巨大的海浪,自由自在地翱翔于紫色的天空。
有背如泰山,未覺毛羽輕。
它們的背脊高聳如同泰山,毫不覺得身上的羽毛沉重。
鹽陽亦群飛,日景為不明。
在鹽陽(指海洋)中,它們成群結隊地飛翔,日光因其數量眾多而顯得黯淡無光。
空倉自苦饑,安得有此名。
即使它們飛翔在廣闊的海洋上,但它們并沒有囤積食物,自身也會感到饑餓,怎么能有如此名譽呢?
這首詩詞以描繪海鳥飛翔的景象為主題,通過對海鳥的形象描寫,表達了對自由、堅韌不拔的贊美。海鳥在海洋中飛翔,背脊高聳,毫不畏懼,展現出泰山般的堅定和剛毅。盡管它們面臨著困難和饑餓,但它們仍然自由自在地飛翔,無畏世俗的名利。詩人通過這種形象描寫,抒發了對自由和純粹精神的追求,表達了對堅韌不拔、不受困境束縛的崇敬之情。
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對海鳥的特點和行為的描繪,展現了自由和堅韌的力量。這種對海鳥的贊美和借喻,也可以理解為對人類追求自由和堅韌品質的鼓勵和啟示。整首詩詞行文簡潔明快,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啟迪。
“日景為不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xīng wǔ shǒu cì yùn hé lǐ xī xiào yī
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一
hǎi niǎo yù yáng jiǎo, piāo rán líng zǐ qīng.
海鳥御羊角,飄然凌紫清。
yǒu bèi rú tài shān, wèi jué máo yǔ qīng.
有背如泰山,未覺毛羽輕。
yán yáng yì qún fēi, rì jǐng wèi bù míng.
鹽陽亦群飛,日景為不明。
kōng cāng zì kǔ jī, ān dé yǒu cǐ míng.
空倉自苦饑,安得有此名。
“日景為不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