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莊負郭容往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王莊負郭容往還”全詩
東山刺薊深一尺,負郭家近饒盤餐。
穿鞋戴笠隨麥隴,旱日炎炎煙燎顏。
賤貧辛苦事當爾,君屋鱗鱗三百間。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收麥呈王松齡秀才》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收麥呈王松齡秀才》是宋代晁補之所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收麥呈王松齡秀才
晁莊寂莫依東山,
王莊負郭容往還。
東山刺薊深一尺,
負郭家近饒盤餐。
穿鞋戴笠隨麥隴,
旱日炎炎煙燎顏。
賤貧辛苦事當爾,
君屋鱗鱗三百間。
譯文:
我住在晁莊,寂靜孤獨地依偎在東山腳下,
王莊與郭莊之間往返不停。
東山的薊草長得很深,深達一尺,
而郭莊家近處卻富裕得盤盤餐食。
我穿著鞋子,戴著斗笠,在麥田旁邊走過,
炎熱的干旱天氣使我的臉被煙熏得通紅。
貧窮卑微的辛苦事情是你應當承擔的,
而你的屋子里卻有三百間密密麻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晁莊和王莊兩個地方的對比,反映了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和貧富懸殊的現實。晁莊位于東山腳下,寂靜而孤獨,生活艱辛,而王莊則與郭莊相鄰,生活富裕,享受豐盛的飲食。
詩中提到的東山和負郭家是地名,東山的薊草深一尺,暗示了晁莊的貧困和艱苦。而負郭家則近處饒盤餐,顯示了王莊的富裕和奢侈。晁補之將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王莊的富裕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他對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的思考和不滿。
詩中還描述了晁補之收麥的辛勞景象,他穿著鞋子,戴著斗笠,在炎熱的干旱天氣下辛苦勞作。這種描寫體現了勞動者的辛勤付出和對生活的堅持,同時也凸顯了晁補之與王莊的對比,暗含了對社會不平等現象的批判。
最后一句詩中提到王莊主人的屋子有三百間,形容了他的富有和擁有的財富,與晁莊的貧困形成鮮明對比。通過描繪這種極度的貧富差距,晁補之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公平正義的呼喚。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繪,以及對社會階層差距的對比,展現了晁補之對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的反思和批判,同時表達了對公平和正義的追求。
“王莊負郭容往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ōu mài chéng wáng sōng líng xiù cái
收麥呈王松齡秀才
cháo zhuāng jì mò yī dōng shān, wáng zhuāng fù guō róng wǎng huán.
晁莊寂莫依東山,王莊負郭容往還。
dōng shān cì jì shēn yī chǐ, fù guō jiā jìn ráo pán cān.
東山刺薊深一尺,負郭家近饒盤餐。
chuān xié dài lì suí mài lǒng, hàn rì yán yán yān liáo yán.
穿鞋戴笠隨麥隴,旱日炎炎煙燎顏。
jiàn pín xīn kǔ shì dāng ěr, jūn wū lín lín sān bǎi jiān.
賤貧辛苦事當爾,君屋鱗鱗三百間。
“王莊負郭容往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