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君泮水采風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煩君泮水采風謠”全詩
助我彤襜問民俗,煩君泮水采風謠。
預知薄宦妨同處,且可清樽約屢招。
十月驅車漢函谷,冷云高處望中條。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守蒲次新安西先寄府教授之道弟》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守蒲次新安西先寄府教授之道弟》是宋代晁補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文章之子日翹翹,恐不能如豈有超。
助我彤襜問民俗,煩君泮水采風謠。
預知薄宦妨同處,且可清樽約屢招。
十月驅車漢函谷,冷云高處望中條。
詩意:
詩人晁補之寫信給他的弟弟,詩中表達了對弟弟的思念和期望。他希望弟弟能夠發揚家族的才學傳統,超越前輩的成就。他希望弟弟能夠輔助他調查民俗風情,請求他的弟弟在泮水采風,并且希望弟弟能夠幫助他尋找一些風俗民情的歌謠。詩人晁補之預感到自己平庸的官職會妨礙他們共同交流,但仍希望能與弟弟共聚,共飲美酒。詩人計劃在十月駕車經過函谷關,他站在高處,望見冷云中函谷的景色。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家族傳統的重視和對弟弟的期望。詩人希望弟弟能夠繼承他們家族的文學傳統,超越前輩的成就,寫出更出色的文章。他請求弟弟幫助他調查民俗風情,采集歌謠,這顯示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對民間生活的興趣。詩人晁補之預感到自己的官職地位可能會妨礙他與弟弟的交流,但他仍然希望能夠與弟弟共聚,共同享受美酒。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驅車經過函谷關的情景,函谷關是中國古代的重要關隘,詩人站在高處,望見冷云中的函谷,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晁補之對家族傳統和兄弟情誼的思考和期望。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情風俗,展示了對傳統文化和家族榮譽的重視,同時也表達了對兄弟情誼的珍視。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充滿了濃郁的家國情懷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煩君泮水采風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ǒu pú cì xīn ān xī xiān jì fǔ jiào shòu zhī dào dì
守蒲次新安西先寄府教授之道弟
wén zhāng zhī zǐ rì qiào qiào, kǒng bù néng rú qǐ yǒu chāo.
文章之子日翹翹,恐不能如豈有超。
zhù wǒ tóng chān wèn mín sú, fán jūn pàn shuǐ cǎi fēng yáo.
助我彤襜問民俗,煩君泮水采風謠。
yù zhī báo huàn fáng tóng chǔ, qiě kě qīng zūn yuē lǚ zhāo.
預知薄宦妨同處,且可清樽約屢招。
shí yuè qū chē hàn hán gǔ, lěng yún gāo chù wàng zhōng tiáo.
十月驅車漢函谷,冷云高處望中條。
“煩君泮水采風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