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無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功成身無與”全詩
如何濟眾事,難成復易毀。
功成身無與,天運亦復爾。
軒裳役群愚,兒曹眩文綺。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六》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六》是晁補之在宋代創作的作品。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高賢眾所懷,
眾理應取是。
如何濟眾事,
難成復易毀。
功成身無與,
天運亦復爾。
軒裳役群愚,
兒曹眩文綺。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晁補之對于高賢之德被眾人所懷念的思考。他認為高尚的品德應該得到大家的崇敬和追求。然而,實際上要處理眾多的事情并不容易,一旦失敗就會很容易被人遺忘。
詩人進一步提到,即使功績得以實現,個人也不能與之共享,因為命運是多變的。他用"天運亦復爾"來表達這種變化的無常。在詩的最后兩句中,晁補之提到了有些人沉迷于華麗的衣著和文綺的虛華,對智慧和真理卻視而不見。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反思高賢之德以及人們對美德的追求,揭示了人生的現實和無常。詩人對于人們對高尚品德的追求表示認同,但也指出了實際生活中處理事務的困難和功成名就的無法與他人共享。這種無常的現實使人們容易迷失在虛華和表面的光鮮之中,而忽略了真正的智慧和真理。
晁補之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社會現象的觸動,展現了對世俗追求的批判和對內心真實的呼喚。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方式傳達了晁補之的思想,并引發讀者對于人生、價值觀和真理的思考。
“功成身無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jiǔ èr shí shǒu tóng sū hàn lín xiān shēng cì yùn zhuī hé táo yuān míng liù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六
gāo xián zhòng suǒ huái, zhòng lǐ yīng qǔ shì.
高賢眾所懷,眾理應取是。
rú hé jì zhòng shì, nán chéng fù yì huǐ.
如何濟眾事,難成復易毀。
gōng chéng shēn wú yǔ, tiān yùn yì fù ěr.
功成身無與,天運亦復爾。
xuān shang yì qún yú, ér cáo xuàn wén qǐ.
軒裳役群愚,兒曹眩文綺。
“功成身無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