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正可吞云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胸中正可吞云夢”全詩
有意清秋入衡霍,為君無盡寫江天。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自畫山水留春堂大屏題其上》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畫山水留春堂大屏題其上》是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胸中正可吞云夢,
盞里何妨對圣賢。
有意清秋入衡霍,
為君無盡寫江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晁補之對自然山水的描繪和心境的表達。他在這幅自畫山水的屏風上題字,展現了他內心深處的意境和情感。他自信地表示自己的胸懷可以容納天空中的云彩和夢想,而屏風中的景色也可以與圣賢對話,展現自己的才華和智慧。他心懷秋意,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融入到清爽的秋天之中,與衡山、霍山等名山相媲美。他將盡情地書寫江天的壯麗景色,為了君主,他愿意不停地寫下去,盡量表達出江河之大、天地之廣闊。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畫山水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山水的熱愛和對藝術創作的追求。詩人自信地表示自己的胸懷可以容納天空中的云彩和夢想,表現出積極向上、豁達開闊的心態。他將屏風中的景色與圣賢對話相提并論,展示了自己的才情和見識。詩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融入到秋天的清爽氣息中,與名山相媲美,展現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山水的深情。他愿意為君主不斷書寫江天的壯麗景色,表達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君主的贊美。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晁補之的詩才和創作熱情,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追求。
“胸中正可吞云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huà shān shuǐ liú chūn táng dà píng tí qí shàng
自畫山水留春堂大屏題其上
xiōng zhōng zhèng kě tūn yún mèng, zhǎn lǐ hé fáng duì shèng xián.
胸中正可吞云夢,盞里何妨對圣賢。
yǒu yì qīng qiū rù héng huò, wèi jūn wú jìn xiě jiāng tiān.
有意清秋入衡霍,為君無盡寫江天。
“胸中正可吞云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