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紅粉拊雕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端紅粉拊雕欄”全詩
游客乍驚人外境,居僧初識面前山。
暫來猶足留公賞,借與真堪著我頑。
鈴合多余賓從少,誰教缾盎不曾閑。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次韻李秬祥符軒》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李秬祥符軒》是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云端紅粉拊雕欄,
謝守綸巾語笑間。
游客乍驚人外境,
居僧初識面前山。
暫來猶足留公賞,
借與真堪著我頑。
鈴合多余賓從少,
誰教缾盎不曾閑。
譯文:
在云端上,紅粉拂過雕欄,
謝守戴著綸巾,在談笑之間。
游客們初次驚訝于這美景,
居住的僧人初次認識這座山。
暫時來到這里,仍然感到足夠留下來欣賞,
借此機會與真正的你一同享受。
鈴聲響起,賓客雖少,但仍歡聚一堂,
誰能讓酒缽和酒杯不曾空閑。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山景和人與自然的相遇。詩人通過描寫云端上的紅粉、雕欄和宴會場景,展示了一個優美而寧靜的環境。詩中的謝守戴著綸巾,透露出他是一位官員或文人,他的言談舉止間流露出的風度和豪情使人印象深刻。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游客和僧人,他們都被這美景所吸引。游客們初次來到這個地方,感到非常驚訝和陶醉。而僧人則是在這座山上居住和修行的,他們初次認識這座山,可能是在與自然的接觸中找到了某種寧靜和啟迪。
詩人借此機會與真正的你一同欣賞美景,這里的“真”指的可能是與詩人有深厚情感的人,也可以理解為自己的內心。詩人希望將這美景與真正重要的人分享,共同領略山水之美。
最后兩句表達了賓客們的歡聚和宴會的熱鬧場景。鈴聲響起,賓客們雖然不多,但仍然歡聚在一起。詩中的“誰教缾盎不曾閑”一句,表達了宴會上酒杯和酒盤不曾空閑的熱烈氛圍,也暗示了人們的歡聚和暢飲。
整首詩以描繪山景和展示人與自然的交融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人情景致的表達,表現出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向往。
“云端紅粉拊雕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ǐ jù xiáng fú xuān
次韻李秬祥符軒
yún duān hóng fěn fǔ diāo lán, xiè shǒu guān jīn yǔ xiào jiān.
云端紅粉拊雕欄,謝守綸巾語笑間。
yóu kè zhà jīng rén wài jìng, jū sēng chū shí miàn qián shān.
游客乍驚人外境,居僧初識面前山。
zàn lái yóu zú liú gōng shǎng, jiè yǔ zhēn kān zhe wǒ wán.
暫來猶足留公賞,借與真堪著我頑。
líng hé duō yú bīn cóng shǎo, shuí jiào píng àng bù céng xián.
鈴合多余賓從少,誰教缾盎不曾閑。
“云端紅粉拊雕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