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絕江南一味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絕江南一味真”全詩
健步遠梅安用插,鷓鴣金盞有余春。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次韻提刑毅甫送茶》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提刑毅甫送茶》是一首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炰羔煮餅漸宜秦,
愁絕江南一味真。
健步遠梅安用插,
鷓鴣金盞有余春。
譯文:
燉煮嫩羔配以煎餅,逐漸適合秦地風味。
愁苦消失于江南的美食中,只剩一種真實的滋味。
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遠,安然地插入梅花之間,
鷓鴣鳥倒金色酒杯,還有余春的芳香。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美食和自然景色的美妙結合。詩人晁補之以燉煮嫩羔配以煎餅的方式,描述出秦地獨特的風味。他認為江南的美食能夠使人忘卻愁苦,盡情享受美味,這種滋味是真實而純粹的。詩人描繪了自己輕快的步伐,遠離塵囂,與梅花為伴。最后,他提到鷓鴣鳥倒滿金色的酒杯,象征著余春的芳香,寓意著美好的時光還有余味。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美食、自然和時光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他以食物為媒介,表達了對江南美食的喜愛,并將其與秦地的風味相對比。作者通過詩詞將美食與愁苦相對照,傳達了一種消除憂愁、享受人生的情感。在詩的結尾,描繪了自己與梅花的相伴,以及鷓鴣鳥倒滿金色酒杯的場景,給人以愉悅和滿足的感覺。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美食、自然和時光的美好,給人以愉悅和想象的空間。
“愁絕江南一味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tí xíng yì fǔ sòng chá
次韻提刑毅甫送茶
páo gāo zhǔ bǐng jiàn yí qín, chóu jué jiāng nán yī wèi zhēn.
炰羔煮餅漸宜秦,愁絕江南一味真。
jiàn bù yuǎn méi ān yòng chā, zhè gū jīn zhǎn yǒu yú chūn.
健步遠梅安用插,鷓鴣金盞有余春。
“愁絕江南一味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