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七十老鍪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伏波七十老鍪弧”全詩
高臥輸公無一事,評詩校畫是功夫。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次韻閻仲甫郎中病起二首一》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閻仲甫郎中病起二首一》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伏波七十老鍪弧,
薏苡何曾適病軀。
高臥輸公無一事,
評詩校畫是功夫。
詩意:
這首詩以伏波將軍的名字作為開頭,描述了一位七十歲高齡的老者,他曾經是一名出色的弓箭手,但如今卻身患疾病。詩人以此表達了對年華逝去和衰老的感慨。然而,盡管身體疾病纏身,他仍然堅持高臥,專注于輸送公務,對任何事情都不敢懈怠。與此同時,他也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詩詞創作和繪畫之中,以此展現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位年邁的老者,通過對他的形象和行為的描述,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思考。詩中的伏波七十老鍪弧形象生動,給人一種英勇過往的感覺,同時也隱含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老者高臥輸公無一事的形象表明他對自己的職責和責任心,盡管身體不適,卻依然盡力履行公務,展現了一種頑強和堅守的精神。最后的兩句“評詩校畫是功夫”,則表達了老者在疾病中依然保持對藝術的追求和創作的熱情,展示了他的學識和才華。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對光陰流逝和衰老的思考,同時展現了老者的堅韌和才華。通過描繪一個普通人物的形象,詩人呈現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以及人在逆境中的奮發和追求。這首詩詞給人以勵志和思考的啟示,鼓勵人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熱愛,展現出人性中的堅強和美好。
“伏波七十老鍪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án zhòng fǔ láng zhōng bìng qǐ èr shǒu yī
次韻閻仲甫郎中病起二首一
fú bō qī shí lǎo móu hú, yì yǐ hé zēng shì bìng qū.
伏波七十老鍪弧,薏苡何曾適病軀。
gāo wò shū gōng wú yī shì, píng shī xiào huà shì gōng fū.
高臥輸公無一事,評詩校畫是功夫。
“伏波七十老鍪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