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吞湖卷氣俱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吞湖卷氣俱豪”全詩
歸為嬋娟買絲屨,卻應還我所忘刀。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大孤山祠》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孤山祠》是一首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水洶涌,湖水翻卷,氣勢均非常雄渾。一座孤峰峻立,高聳百仞。歸還給那美麗的嬋娟,以換取她所購買的絲履,但卻應該將我所遺忘的刀還給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座大孤山祠,以及周圍的江水和湖水的壯麗景象。詩人表達了山祠的雄偉和壯麗,以及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詩中還融入了一種對過去的回憶和渴望的情感,詩人希望能夠回到過去,找回失去的東西。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水和湖水的洶涌和翻卷,以及孤峰的高聳,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觀。山祠作為這個景觀的一部分,被描繪為巍峨雄偉的存在,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景色和力量的贊美和敬畏之情。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談到了歸還絲履和刀的事情。這里的絲履和刀可能是象征著物質和精神上的失去。詩人希望能夠通過歸還絲履,找回過去曾經美好的時光。而"卻應還我所忘刀"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失去的東西的渴望,希望能夠找回已經遺忘的刀,也可以理解為希望能夠找回內心的堅強和勇氣。
整首詩詞以描寫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景物的壯麗和詩人對過去的回憶和渴望的交織,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失去的東西的追求。整體上給人一種豪放和深沉的感覺,展現了晁補之獨特的詩人情懷。
“江吞湖卷氣俱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gū shān cí
大孤山祠
jiāng tūn hú juǎn qì jù háo, jué qǐ gū fēng bǎi rèn gāo.
江吞湖卷氣俱豪,崛起孤峰百仞高。
guī wèi chán juān mǎi sī jù, què yīng hái wǒ suǒ wàng dāo.
歸為嬋娟買絲屨,卻應還我所忘刀。
“江吞湖卷氣俱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