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泉從戶到西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泉從戶到西江”全詩
我亦困蒙如可擊,此泉從戶到西江。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孔雀院后蒙泉》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孔雀院后蒙泉》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晁補之。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檐頭山作屏當砌,
石眼泉為鏡照窗。
我亦困蒙如可擊,
此泉從戶到西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景色,以及詩人在其中的感受。
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山峰高聳而成為屏障,將孔雀院后的景色圍起來。"檐頭山"指的是山峰位于屋檐之上,成為院落的屏風。"作屏當砌"表明山峰的高聳如同屏風一般圍繞著院落。
接著,詩人描繪了一眼清澈的泉水,猶如一面鏡子映照著窗口。"石眼泉"形象地描述了泉水的清澈和透明。
然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困擾的心情。"我亦困蒙如可擊"意味著詩人的內心被困擾得似乎無法擺脫。這種困擾可能是來自外界的壓力或者內心的紛亂。
最后兩句表達了泉水的廣闊和無邊無際。"此泉從戶到西江"意味著這眼泉水之大,竟然能從自家的門戶一直延伸到西江。這里的"西江"指的是一個較遠的地方,突出了泉水的廣袤和無邊無際的特點。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了山水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情感,詩人將內心的困擾與自然環境相結合,表達了一種對廣闊自然的敬畏和傾訴內心的愿望。
“此泉從戶到西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ǒng què yuàn hòu méng quán
孔雀院后蒙泉
yán tóu shān zuò píng dāng qì, shí yǎn quán wèi jìng zhào chuāng.
檐頭山作屏當砌,石眼泉為鏡照窗。
wǒ yì kùn méng rú kě jī, cǐ quán cóng hù dào xī jiāng.
我亦困蒙如可擊,此泉從戶到西江。
“此泉從戶到西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三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