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斛輸吳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斛輸吳中”全詩
連艫似雍絳,千斛輸吳中。
使君飲酒樂,歲美關梁通。
安得天下人,俱忘楚人弓。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七》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七》是一首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淮南夏早收,晚秧亦含風。
連艫似雍絳,千斛輸吳中。
使君飲酒樂,歲美關梁通。
安得天下人,俱忘楚人弓。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與蘇翰林先生一起飲酒并追和陶淵明的十七首詩。詩中描繪了淮南地區夏季豐收的景象,即使在晚上種稻的時候也吹著涼爽的風。船只連綿不斷,像是雍門紅綾一樣,運送著千斛糧食到吳中地區。使君暢飲美酒,年年都有豐收,關梁通暢無阻。作者希望天下人都能忘記楚國的戰爭,過上安寧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豐收的農田景象為背景,表達了對和平與繁榮的向往。通過描述淮南夏季的豐收情景,作者展示了農田的富饒和生機。詩中的連艫形容船只絡繹不絕,運送著大量的糧食,以雍門紅綾來比喻其繁忙景象,形象生動。詩中的使君代表統治者,他暢飲美酒,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和平。年年都有豐收,關梁通暢無阻,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繁榮和通達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的渴望。作者希望人們能夠忘記楚國的戰爭,團結一心,過上安寧的生活。這種渴望體現了晁補之對社會和諧與國家安寧的期望。
整首詩以飽滿的詩意和豪邁的情感,描繪了繁榮富饒的農田景象,表達了對和平繁榮的向往。晁補之通過詩中的描寫,展示了對社會和諧、國泰民安的期盼。
“千斛輸吳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jiǔ èr shí shǒu tóng sū hàn lín xiān shēng cì yùn zhuī hé táo yuān míng shí qī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七
huái nán xià zǎo shōu, wǎn yāng yì hán fēng.
淮南夏早收,晚秧亦含風。
lián lú shì yōng jiàng, qiān hú shū wú zhōng.
連艫似雍絳,千斛輸吳中。
shǐ jūn yǐn jiǔ lè, suì měi guān liáng tōng.
使君飲酒樂,歲美關梁通。
ān dé tiān xià rén, jù wàng chǔ rén gōng.
安得天下人,俱忘楚人弓。
“千斛輸吳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