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迎陸與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爭迎陸與潘”全詩
寶器金罍重,清音玉珮寒。
貢文齊受寵,獻禮兩承歡。
鞍馬并汾地,爭迎陸與潘。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尹樞令狐楚及第后歸覲》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尹樞令狐楚及第后歸覲》是盧綸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蘭。
寶器金罍重,清音玉珮寒。
貢文齊受寵,獻禮兩承歡。
鞍馬并汾地,爭迎陸與潘。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行的情景,詩人盧綸送別尹樞和令狐楚。詩中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將佳人比作香草,君子比作芳蘭,表達了對他們的贊美和祝福。同時,詩人也描繪了送行過程中的熱鬧景象和場景。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通過比喻將佳人與芳草相聯系,將君子與芳蘭相比,表達了對尹樞和令狐楚的崇敬和贊美。佳人和君子都是美好的象征,佳人的美麗如同香草般芬芳,君子的品格高尚如同芳蘭一般。這種比喻使得詩詞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動有趣。
詩詞中還出現了寶器金罍和清音玉珮的描寫,金罍是貴重的酒器,玉珮是佩戴在衣服上的裝飾品,這些描寫突出了送行的隆重和莊重。貢文受到寵愛,獻禮受到歡迎,進一步表達了對尹樞和令狐楚的贊揚和祝福。
最后兩句“鞍馬并汾地,爭迎陸與潘”描繪了送行的盛況,鞍馬馳騁在汾水之間,陸和潘都爭相前來迎接。這些描寫增添了詩詞的氣氛和熱鬧程度,展現了送行的場景。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比喻和描寫,表達了對尹樞和令狐楚的崇敬和祝福,同時描繪了送行的喜慶和熱鬧的場景,給人一種愉悅和歡樂的感覺。
“爭迎陸與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ǐn shū líng hú chǔ jí dì hòu guī jìn
送尹樞令狐楚及第后歸覲
jiā rén bǐ xiāng cǎo, jūn zǐ jí fāng lán.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蘭。
bǎo qì jīn léi zhòng, qīng yīn yù pèi hán.
寶器金罍重,清音玉珮寒。
gòng wén qí shòu chǒng, xiàn lǐ liǎng chéng huān.
貢文齊受寵,獻禮兩承歡。
ān mǎ bìng fén dì, zhēng yíng lù yǔ pān.
鞍馬并汾地,爭迎陸與潘。
“爭迎陸與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