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盡巴山蜀魄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望盡巴山蜀魄飛”全詩
自問江村紆墨綬,何當煙浦坐魚磯。
夢回渭水秦云斷,望盡巴山蜀魄飛。
好怪多才郝夫子,道孤俱未及輕肥。
分類:
作者簡介(寇準)

萊國忠愍公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團練副使李迪迎寇準尸靈厝于衡州(今衡陽市)岳屏山花藥寺,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皇佑四年,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書懷寄郝監軍》寇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懷寄郝監軍》是宋代寇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索居終日學忘機,
深嘆高堂養獨遲。
自問江村紆墨綬,
何當煙浦坐魚磯。
夢回渭水秦云斷,
望盡巴山蜀魄飛。
好怪多才郝夫子,
道孤俱未及輕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寇準的書懷之情。他過著清貧的生活,整日里專心致志地學習,卻感到自己的進展緩慢。他深深地嘆息著家族養育他的美好環境,卻沒有能夠及時回報。他自問,何時才能坐在煙雨朦朧的漁磯上,享受自然風景的寧靜。他的夢中回到了渭水邊,但秦朝的云霞早已消散,遠望巴山蜀地的風景,卻只見到了虛幻的影像。他感嘆自己與多才多藝的郝夫子相比,道路孤獨,并沒有達到那種輕松自在的境地。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己現狀和理想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失落和追求。作者寇準深知自己的才華和學識,但卻感覺進步緩慢,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他的內心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望能夠坐在寧靜的漁磯上,沐浴在煙雨中,享受大自然的恬靜與寧謐。然而,現實卻讓他感到失望和困惑,他的夢中重回渭水,卻只能看到殘破的景象,感受不到曾經的輝煌。最后,他以郝夫子為對比,感嘆自己的孤獨和迷茫,意味著他還未能達到那種輕松自在的境地。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描繪,展示了作者的思考和追求。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江村紆墨綬"、"煙浦坐魚磯"、"渭水秦云斷"、"巴山蜀魄飛"等,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對自身境遇的思考,給人以深入思考的空間。
“望盡巴山蜀魄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huái jì hǎo jiān jūn
書懷寄郝監軍
suǒ jū zhōng rì xué wàng jī, shēn tàn gāo táng yǎng dú chí.
索居終日學忘機,深嘆高堂養獨遲。
zì wèn jiāng cūn yū mò shòu, hé dāng yān pǔ zuò yú jī.
自問江村紆墨綬,何當煙浦坐魚磯。
mèng huí wèi shuǐ qín yún duàn, wàng jǐn bā shān shǔ pò fēi.
夢回渭水秦云斷,望盡巴山蜀魄飛。
hǎo guài duō cái hǎo fū zǐ, dào gū jù wèi jí qīng féi.
好怪多才郝夫子,道孤俱未及輕肥。
“望盡巴山蜀魄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