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懷惟上夕陽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放懷惟上夕陽樓”全詩
極浦寺藏云樹老,故人門鎖雨苔秋。
煙霄得路輪時彥,泉石忘機阻舊游。
今日重思昔年事,放懷惟上夕陽樓。
分類:
作者簡介(寇準)

萊國忠愍公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團練副使李迪迎寇準尸靈厝于衡州(今衡陽市)岳屏山花藥寺,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皇佑四年,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再到鄴下有感》寇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到鄴下有感》是宋代文人寇準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漳濱勝地皆牢落,
晚歲重來恨莫收。
極浦寺藏云樹老,
故人門鎖雨苔秋。
煙霄得路輪時彥,
泉石忘機阻舊游。
今日重思昔年事,
放懷惟上夕陽樓。
這首詩詞表達了寇準重返鄴城(今河北鄴縣)的感受和思緒。以下是對詩詞意義和賞析的解析:
詩的開頭兩句“漳濱勝地皆牢落,晚歲重來恨莫收”,寇準描繪了鄴城的景色已經大不如前,讓他感到遺憾和失望。他晚年再次來到鄴城,卻無法挽回曾經的美好景色。
接下來的兩句“極浦寺藏云樹老,故人門鎖雨苔秋”,寇準提到了極浦寺,這是一個寺廟的名字。詩中所說的“云樹老”指的是寺廟里的云杉樹已經長大變老,而“故人門鎖雨苔秋”則表達了他曾經與好友相聚的地方,如今門窗都已經被雨水、苔蘚所覆蓋,歲月的更迭使得人事已非。
在接下來的兩句“煙霄得路輪時彥,泉石忘機阻舊游”,寇準表達了他對過去友誼和往事的懷念。他期待能夠重逢舊友,一起游歷名山大川,但現實卻使得他們之間的聯系和往日的游玩被阻擋了。
最后兩句“今日重思昔年事,放懷惟上夕陽樓”,寇準思考著過去的歲月和往事,他放下了曾經的遺憾和失望,登上夕陽樓,抒發了對往昔的回憶和對人生的豁達。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鄴城的變遷、寺廟的老去以及友誼的遺憾,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往事的回憶。寇準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變遷,同時也表達了對往日友情和美好時光的珍惜和懷念。詩中的夕陽樓象征著對人生晚年的豁達和釋懷,展示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
“放懷惟上夕陽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dào yè xià yǒu gǎn
再到鄴下有感
zhāng bīn shèng dì jiē láo luò, wǎn suì chóng lái hèn mò shōu.
漳濱勝地皆牢落,晚歲重來恨莫收。
jí pǔ sì cáng yún shù lǎo, gù rén mén suǒ yǔ tái qiū.
極浦寺藏云樹老,故人門鎖雨苔秋。
yān xiāo dé lù lún shí yàn, quán shí wàng jī zǔ jiù yóu.
煙霄得路輪時彥,泉石忘機阻舊游。
jīn rì zhòng sī xī nián shì, fàng huái wéi shàng xī yáng lóu.
今日重思昔年事,放懷惟上夕陽樓。
“放懷惟上夕陽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