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無輕虜犯旌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外無輕虜犯旌旗”全詩
中有重臣承霈澤,外無輕虜犯旌旗。
山川自與郊坰合,帳幕時因水草移。
敢謝親賢得瓊玉,仲宣能賦亦能詩。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史兵曹判官赴樓煩》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史兵曹判官赴樓煩》
作者:盧綸
渥洼龍種散云時,
千里繁花乍別離。
中有重臣承霈澤,
外無輕虜犯旌旗。
山川自與郊坰合,
帳幕時因水草移。
敢謝親賢得瓊玉,
仲宣能賦亦能詩。
中文譯文:
當祥云散去的時候,壯麗的山河間繁花漸漸告別。
在這里有眾多重臣受到了皇恩,沒有輕易敵人敢來挑戰。
山川與郊野合為一體,營帳時常為草水所轉移。
我敢向親賢謝恩,因為得到了難得的珍寶,像仲宣那樣能寫賦能寫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盧綸寫給史兵曹判官的送別詩。詩人通過描繪山河壯麗、千里繁花的景象,表達了對史兵曹判官的贊賞和祝福。
首聯寫了渥洼龍種散云時,暗喻著時局的平靜和國家的安寧。接著寫了“千里繁花乍別離”,形容壯麗的景色。通過這一描述,詩人想表達對史兵曹判官遠行的祝愿。
次聯寫中夸贊了史兵曹判官在朝廷中得到了重臣們的賞識和親近,沒有輕易的敵人敢挑戰他的權威。
末聯寫詩人向史兵曹判官道別,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敬佩和祝福,并以自己和仲宣相比,以顯示史兵曹判官的才華和才能。
整首詩情感平和、節奏舒緩,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表達了對史兵曹判官的敬仰和祝愿。
“外無輕虜犯旌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ǐ bīng cáo pàn guān fù lóu fán
送史兵曹判官赴樓煩
wò wā lóng zhǒng sàn yún shí, qiān lǐ fán huā zhà bié lí.
渥洼龍種散云時,千里繁花乍別離。
zhōng yǒu zhòng chén chéng pèi zé,
中有重臣承霈澤,
wài wú qīng lǔ fàn jīng qí.
外無輕虜犯旌旗。
shān chuān zì yǔ jiāo jiōng hé, zhàng mù shí yīn shuǐ cǎo yí.
山川自與郊坰合,帳幕時因水草移。
gǎn xiè qīn xián dé qióng yù, zhòng xuān néng fù yì néng shī.
敢謝親賢得瓊玉,仲宣能賦亦能詩。
“外無輕虜犯旌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