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膚雨澀細留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苔膚雨澀細留云”全詩
玉節露勻新帶月,苔膚雨澀細留云。
四檐妍色開晴曉,一畝濃陰寄夕醺。
陶令醉時煩客去,夢魂瀟灑與誰云。
分類: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次韻成允寒秀亭》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成允寒秀亭》是宋代毛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伐蒿種竹作清深,
洗石鋤垣出翠紋。
玉節露勻新帶月,
苔膚雨澀細留云。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清幽的小亭子,作者在其中修剪蒿草,種植竹子,使亭子更加幽靜清新。他用清水洗刷石頭,鋤除圍墻上的雜草,使其上面呈現出翠綠的紋路。亭子的玉石欄桿上有露水滴落,使其顯得更加晶瑩剔透,月光下更加美麗。亭子的地面上生長著細小的苔蘚,被雨水打濕后變得黏膩而滑嫩,雨滴在上面停留下來,好像云朵一樣輕柔。
四檐妍色開晴曉,
一畝濃陰寄夕醺。
陶令醉時煩客去,
夢魂瀟灑與誰云。
亭子的四角檐下,色彩艷麗的花朵在晴朗的早晨綻放,為整個亭子增添了生機和美麗。整個亭子的一畝地面被茂密的樹木所遮陰,給人一種濃郁的陰涼感覺,使人可以在這里安然度過夏日的黃昏時光。當陶淵明(陶令)在醉酒時感到煩惱時,他會驅趕來訪的客人,享受獨自留在這個亭子里的寧靜時光。在這個亭子里,他的夢境和靈魂都可以自由自在地飄蕩,無拘無束。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清幽的小亭子,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詩中的意象描寫細膩而精致,使人感受到亭子的美麗和寧靜。同時,通過陶淵明的形象,詩中也表達了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讓讀者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俗的意境。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意象,呈現了作者對清靜、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苔膚雨澀細留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éng yǔn hán xiù tíng
次韻成允寒秀亭
fá hāo zhǒng zhú zuò qīng shēn, xǐ shí chú yuán chū cuì wén.
伐蒿種竹作清深,洗石鋤垣出翠紋。
yù jié lù yún xīn dài yuè, tái fū yǔ sè xì liú yún.
玉節露勻新帶月,苔膚雨澀細留云。
sì yán yán sè kāi qíng xiǎo, yī mǔ nóng yīn jì xī xūn.
四檐妍色開晴曉,一畝濃陰寄夕醺。
táo lìng zuì shí fán kè qù, mèng hún xiāo sǎ yǔ shuí yún.
陶令醉時煩客去,夢魂瀟灑與誰云。
“苔膚雨澀細留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