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我度前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照我度前溪”全詩
山腰余雪瘦,天面冷云低。
寒意梅花北,禪心柏子西。
窗前借殘月,照我度前溪。
分類: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曉出響應山過靜林道中奉寄琳老》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曉出響應山過靜林道中奉寄琳老》是宋代詩人毛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離開響應山,經過寧靜的林間小道寄給琳老。
晨曦映照著霜白的山坡,饑餓的烏鴉啄食麥田。
山腰上殘留著瘦弱的積雪,天空中濃密的云層低垂。
寒意撲面而來,梅花開在北方,禪心寄托在柏子西邊。
窗前借用殘月的光芒,照亮我渡過前方的小溪。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在早晨行走山間小道時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寒冷季節的感受和對自然的觀察。詩人以冷云低垂、山上的雪、梅花和柏子等元素,描繪出寒冷的氛圍和冬季的景象。同時,詩人借助窗前的殘月照亮前方的小溪,表達了對希望和前行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冬日清晨的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感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冬日清晨的景色和詩人的感受,展示了毛滂獨特的詩性和對自然的細膩觀察。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冷云、北方的梅花和南方的柏子等形象,突出了寒冷季節的感覺。詩中的景物和意象相互呼應,形成了一幅具有冬日寒冷氛圍的畫面,給人以清新而寂靜的感覺。
詩人借用窗前的殘月照亮前方的小溪,暗示著希望與前行。這種希望的寄托與自然景物的對比,使詩詞更具意境和哲理性。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自然的美和人在自然面前的微小,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感悟,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希望的追求。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冬日清晨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展現了毛滂細膩的觀察力和對生活的思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對希望的追求,同時也可以從中感受到冬日清晨的寧靜與美好。
“照我度前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chū xiǎng yìng shān guò jìng lín dào zhōng fèng jì lín lǎo
曉出響應山過靜林道中奉寄琳老
xiǎo sè kāi shuāng bǎn, jī wū zhuó mài qí.
曉色開霜坂,饑烏啄麥畦。
shān yāo yú xuě shòu, tiān miàn lěng yún dī.
山腰余雪瘦,天面冷云低。
hán yì méi huā běi, chán xīn bǎi zi xī.
寒意梅花北,禪心柏子西。
chuāng qián jiè cán yuè, zhào wǒ dù qián xī.
窗前借殘月,照我度前溪。
“照我度前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