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間偶見換鵝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壁間偶見換鵝書”全詩
忽然興盡何由揖,擬遣長須致鯉魚。
分類: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常山孫令見過仆未起孫題壁而去作絕句寄之》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常山孫令見過仆未起孫題壁而去作絕句寄之》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毛滂。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門外初為羅雀地,
壁間偶見換鵝書。
忽然興盡何由揖,
擬遣長須致鯉魚。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孫令在門外等候,一開始他只是像一只普通的雀鳥,然后他在墻壁上偶然看到了換鵝書。但是當他的情緒高漲到極點時,他卻不知道該如何向對方致意。于是,他打算通過寫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意,希望這些詩能夠傳達給對方,就像把這些詩送給游動的鯉魚一樣。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孫令的情感經歷,表達了作者對愛情和情感交流的思考。詩中的意象變換和抒情手法巧妙,給人以詩意盎然的感覺。
詩的開頭,“門外初為羅雀地”,通過將孫令的狀態比喻為一只普通的雀鳥,表現了他最初的平凡和不起眼。接著,“壁間偶見換鵝書”,在墻壁上偶然看到換鵝書,象征著他突然間發現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
然而,詩的下半部分則展示了孫令的困惑和焦慮,“忽然興盡何由揖”,他的情緒高漲到極點,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意。最后兩句,“擬遣長須致鯉魚”,通過寫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意,希望這些詩能夠傳達給對方,就像把這些詩送給游動的鯉魚一樣,表現了他對情感交流的渴望和努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情感交流的思考和追求,同時展示了人們在表達情感時的困惑和不易。它具有一種深深的內省和情感的力量,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考過程。
“壁間偶見換鵝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shān sūn lìng jiàn guò pū wèi qǐ sūn tí bì ér qù zuò jué jù jì zhī
常山孫令見過仆未起孫題壁而去作絕句寄之
mén wài chū wèi luó què dì, bì jiān ǒu jiàn huàn é shū.
門外初為羅雀地,壁間偶見換鵝書。
hū rán xìng jìn hé yóu yī, nǐ qiǎn cháng xū zhì lǐ yú.
忽然興盡何由揖,擬遣長須致鯉魚。
“壁間偶見換鵝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