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夢不離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鶴夢不離云”全詩
習靜通仙事,書空閱篆文。
劍飛終上漢,鶴夢不離云。
無限煙霄路,何嗟跡未分。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和王倉少尹暇日言懷》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王倉少尹暇日言懷》是唐代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秋多暇日,況乃是夫君。
習靜通仙事,書空閱篆文。
劍飛終上漢,鶴夢不離云。
無限煙霄路,何嗟跡未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盧綸在閑暇日子里的心情和思考。清秋時節,有很多空閑的日子,尤其是對于像盧綸這樣的士人來說更是如此。作為一個文人,他沉迷于修煉仙道和研讀篆刻文學。他認為自己的劍在飛上天空,就像仙人一樣,而他的夢想則像鶴一樣永遠不離云端。然而,他感嘆自己在廣闊的天空中的道路如此無限,自己的足跡卻未能留下痕跡。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秋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作者的閑暇和心境,表達了他對修身養性和文學研究的執著追求。詩中的"習靜通仙事"和"書空閱篆文"展示了作者對修煉仙道和研讀篆刻的熱愛和專注。"劍飛終上漢"和"鶴夢不離云"則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理想的追求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最后兩句"無限煙霄路,何嗟跡未分"則表達了作者對未來道路的無限遐想和未能在人世間留下足跡的遺憾。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情感和內心世界,通過對個人經歷和追求的表達,展現了他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同時,這首詩詞也體現了唐代士人追求仙道和文學修養的風尚,是對士人生活態度和精神境界的典型寫照。
“鶴夢不離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áng cāng shǎo yǐn xiá rì yán huái
和王倉少尹暇日言懷
qīng qiū duō xiá rì, kuàng nǎi shì fū jūn.
清秋多暇日,況乃是夫君。
xí jìng tōng xiān shì, shū kōng yuè zhuàn wén.
習靜通仙事,書空閱篆文。
jiàn fēi zhōng shàng hàn, hè mèng bù lí yún.
劍飛終上漢,鶴夢不離云。
wú xiàn yān xiāo lù, hé jiē jī wèi fēn.
無限煙霄路,何嗟跡未分。
“鶴夢不離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