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燈相照夜愔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燈相照夜愔愔”全詩
一雨一涼秋向晚,似安似病老相侵。
人間有盡皆歸物,世外無生賴有心。
要覔塵埃不到處,一燈相照夜愔愔。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秋雨》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雨》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禾田已熟畏愁霖,
積潦欲乾泥尚深。
一雨一涼秋向晚,
似安似病老相侵。
人間有盡皆歸物,
世外無生賴有心。
要覔塵埃不到處,
一燈相照夜愔愔。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細雨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秋雨的感受和一些哲理思考。詩人觀察到禾田已經成熟,但連綿的秋雨使人感到憂愁,積水難以干涸,泥濘還很深。每下一場雨,都帶來一絲涼意,暗示著秋天的臨近。這樣的涼意既給人以安寧之感,又似乎是一種疾病,老去的跡象逐漸侵襲。詩人認為,人世間的一切最終都歸于物質,唯有超脫塵世,追求心靈的凈化,才能在世外找到生命的意義。然而,即使追求超脫,也無法完全擺脫塵埃的紛擾,因此需要一盞明燈作為指引,照亮夜晚的孤寂。
賞析:
《秋雨》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細雨的景象,通過雨水的形態和性質來抒發對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的禾田、積潦、泥尚深等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秋天的濕潤和沉悶。詩人通過對秋雨的描繪,借以抒發對人生的憂愁和老去的感慨,以及對超脫塵世的追求和心靈的凈化的思考。最后兩句以象征性的語言,表達了在塵埃紛擾中尋找真理和追求心靈凈化的艱難,以及追求者需要一盞明燈的指引來尋找真相的意義。整首詩意境深遠,抒發了人生無常和追求超脫的主題,給人以深思。
“一燈相照夜愔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ǔ
秋雨
hé tián yǐ shú wèi chóu lín, jī lǎo yù gān ní shàng shēn.
禾田已熟畏愁霖,積潦欲乾泥尚深。
yī yǔ yī liáng qiū xiàng wǎn, shì ān shì bìng lǎo xiāng qīn.
一雨一涼秋向晚,似安似病老相侵。
rén jiān yǒu jìn jiē guī wù, shì wài wú shēng lài yǒu xīn.
人間有盡皆歸物,世外無生賴有心。
yào mì chén āi bú dào chù, yī dēng xiāng zhào yè yīn yīn.
要覔塵埃不到處,一燈相照夜愔愔。
“一燈相照夜愔愔”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