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已罷經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久已罷經營”全詩
深知無得喪,久已罷經營。
黃卷譏前失,清樽借后生。
何年遂疏懶,伏臘任躬耕。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除夜》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除夜》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他對歲月流逝和自身衰老的感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去不自覺,歲除空一驚。
深知無得喪,久已罷經營。
黃卷譏前失,清樽借后生。
何年遂疏懶,伏臘任躬耕。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自己逐漸老去以及光陰流逝的感慨。他感嘆時間的無情,自己不自覺地變老,新年來臨時才意識到歲月的流逝。他深刻地認識到生命中沒有什么可以得到的東西,已經放棄了經營和追求。他譏笑自己年輕時的失誤和遺憾,現在只能借助清酒來喚起生活的激情。他思考著何時才能舒緩自己的懶散心情,甘心于平凡的努力和耕耘。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和自身衰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通過對時間的反思,詩人揭示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以及個人在時間面前的渺小。詩中的“歲除”指的是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代表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更迭。作者在歲除之際感到驚訝,意識到自己已經老去,暗示了時間的不可逆轉和無情。他深知生活中沒有什么可以得到的東西,已經放棄了過去的追求和經營,用“黃卷譏前失”來嘲笑自己年輕時的失敗與失誤,而“清樽借后生”則表達了他希望通過酒來喚起生活的激情和活力。最后,他思考著何時才能改變自己的懶散心情,安心于平凡的努力和耕耘,體現了對真實生活的追求和對內心的反思。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個人命運的深入思考,展現了他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現實的認知。詩中蘊含著對歲月無情的感慨和對生命的珍惜,以及對平凡生活的肯定。同時,通過對自身的反思和思考,表達了一種追求內心深處真實和平和的心態。
“久已罷經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ú yè
除夜
lǎo qù bù zì jué, suì chú kōng yī jīng.
老去不自覺,歲除空一驚。
shēn zhì wú de sàng, jiǔ yǐ bà jīng yíng.
深知無得喪,久已罷經營。
huáng juǎn jī qián shī, qīng zūn jiè hòu shēng.
黃卷譏前失,清樽借后生。
hé nián suì shū lǎn, fú là rèn gōng gēng.
何年遂疏懶,伏臘任躬耕。
“久已罷經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