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恨晚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花恨晚開”全詩
今朝不一醉,坐客有空回。
白發何須吝,黃花恨晚開。
問知瓶未罄,相勸盡余杯。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九日三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九日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欲就九日飲,
旋炊三斗醅。
今朝不一醉,
坐客有空回。
白發何須吝,
黃花恨晚開。
問知瓶未罄,
相勸盡余杯。
中文譯文:
想要在九月的某一天喝酒,
忙著煮三斗濁酒。
今天不曾醉倒,
坐著的客人也有空回去。
白發為什么要吝嗇,
黃花懊悔開得晚。
問一問,瓶子還未空,
互相勸勉,喝盡剩余的杯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九日三首》是蘇轍的作品,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人生短暫的感慨。詩中以喝酒為主題,通過描寫九月的某一天,煮酒的場景,以及作者與客人的對話,抒發了作者對美酒和歡樂時光的向往。
首先,詩人表達了自己想要在九月的某一天與朋友們暢飲的愿望。他忙著煮酒,煮了三斗濁酒,準備與坐在一起的客人一同享受美好時光。
然而,今天他并沒有喝得醉醺醺,坐在一起的客人也沒有盡興而歸。這或許是因為時間有限,無法盡情暢飲,或者是生活的瑣事和煩憂讓人無法完全投入其中。這種情節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生活的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落差。
接下來,詩人運用了白發和黃花作為象征,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白發代表人老去,黃花象征著青春逝去。詩人表達了對自己已經老去和錯過了的美好時光的懊悔和遺憾。
最后兩句,詩人問道,他的酒瓶還未喝完,還有余酒可供享受。他與坐在一起的客人互相勸勉,希望能喝完剩下的酒,盡情享受眼前的美好時光。這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希望能夠珍惜眼前的時光,不留遺憾,不浪費生命中的美好。
整首詩以飲酒為線索,通過描繪具體情境和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對人生短暫的感慨以及對珍惜當下的呼喚。它既有現實生活的情感體驗,又蘊含了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思想深度。
“黃花恨晚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sān shǒu
九日三首
yù jiù jiǔ rì yǐn, xuán chuī sān dòu pēi.
欲就九日飲,旋炊三斗醅。
jīn zhāo bù yī zuì, zuò kè yǒu kòng huí.
今朝不一醉,坐客有空回。
bái fà hé xū lìn, huáng huā hèn wǎn kāi.
白發何須吝,黃花恨晚開。
wèn zhī píng wèi qìng, xiāng quàn jǐn yú bēi.
問知瓶未罄,相勸盡余杯。
“黃花恨晚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