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飄蕩恐神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云飄蕩恐神驚”全詩
云放連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臨風舉酒千鐘盡,步月吹茄十里聲。
猶恨雨中人不到,風云飄蕩恐神驚。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孔教授武仲濟南四詠 北渚亭》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孔教授武仲濟南四詠 北渚亭》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湖已過百花汀,
未厭相攜上古城。
云放連山瞻岳麓,
雪消平野看春耕。
臨風舉酒千鐘盡,
步月吹茄十里聲。
猶恨雨中人不到,
風云飄蕩恐神驚。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與孔教授武仲濟一同游覽濟南北渚亭的情景。詩人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美景的欣賞,并流露出對與友人共同分享美好時光的喜悅之情。詩中還融入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們生活的期盼。
賞析:
這首詩詞以西湖的百花汀為開篇,展示了美麗的自然景觀。接著,詩人提到與孔教授一同游覽古城,表達了友情和共同探索的愉悅之情。云升起,山脈中浮現出岳麓山的形象,雪消融,平野上春耕的景象顯現出來,展現了自然的循環和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詩人用舉杯祝酒和吹奏笛子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美景的贊美。舉杯祝酒象征著對美好時光的珍視,吹奏笛子則增添了一種寧靜和悠遠的氛圍。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一種遺憾之情。他對雨中無法與友人相聚的遺憾和對風云變幻的恐懼表達了一種無奈和憂慮的情緒。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友情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期待,同時也映射出人生的喜怒哀樂。
“風云飄蕩恐神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kǒng jiào shòu wǔ zhòng jǐ nán sì yǒng běi zhǔ tíng
和孔教授武仲濟南四詠 北渚亭
xī hú yǐ guò bǎi huā tīng, wèi yàn xiāng xié shàng gǔ chéng.
西湖已過百花汀,未厭相攜上古城。
yún fàng lián shān zhān yuè lù, xuě xiāo píng yě kàn chūn gēng.
云放連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lín fēng jǔ jiǔ qiān zhōng jǐn, bù yuè chuī jiā shí lǐ shēng.
臨風舉酒千鐘盡,步月吹茄十里聲。
yóu hèn yǔ zhōng rén bú dào, fēng yún piāo dàng kǒng shén jīng.
猶恨雨中人不到,風云飄蕩恐神驚。
“風云飄蕩恐神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