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覆西山三頃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雪覆西山三頃麥”全詩
麥秋幸與人同飽,昔日黃門今老農。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同外孫文九新春五絕句》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外孫文九新春五絕句》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雪覆西山三頃麥,一犁春雨祝天工。
麥秋幸與人同飽,昔日黃門今老農。
中文譯文:
白雪覆蓋了西山上三頃(一頃約等于六百平方米)的麥田,犁耕的春雨祝福農夫。
在麥收的季節,我很幸運能與其他人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如今我已經是個年老的農夫,曾經的宮廷黃門。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蘇轍對農耕生活的贊美和對自然豐收的感激之情。他描述了冬天的白雪覆蓋了西山上的麥田,而春雨的降臨則為這片土地的農耕工作帶來了好運。詩人感慨自己能夠與其他農民一同分享收獲的喜悅,并表達了自己從曾經的宮廷黃門轉變為現在的老農人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化和農耕工作的重要性。蘇轍通過描述雪覆蓋麥田和春雨降臨的場景,展現了四季更替和大自然的力量。詩中的“一犁春雨祝天工”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認為農耕工作是與自然合作的一種神圣事業。
詩的后兩句“麥秋幸與人同飽,昔日黃門今老農”則展示了詩人個人經歷的變遷和對農耕生活的思考。詩人從曾經的宮廷黃門轉變為現在的老農人,他認為能夠與其他農民分享收獲的喜悅是一種幸福。這種轉變也體現了蘇轍對農耕生活的認同和對平凡生活的贊美。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五絕句形式呈現,字句簡練而富有節奏感。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個人經歷,詩人傳遞了對農耕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展現了對平凡生活的頌揚。這首詩詞以其樸素而深刻的表達方式,讓人們在欣賞中感受到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雪覆西山三頃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wài sūn wén jiǔ xīn chūn wǔ jué jù
同外孫文九新春五絕句
xuě fù xī shān sān qǐng mài, yī lí chūn yǔ zhù tiān gōng.
雪覆西山三頃麥,一犁春雨祝天工。
mài qiū xìng yú rén tóng bǎo, xī rì huáng mén jīn lǎo nóng.
麥秋幸與人同飽,昔日黃門今老農。
“雪覆西山三頃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