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佗城下兩重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尉佗城下兩重陽”全詩
卯飲下床虛已散,老年不似少年忙。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尉佗城下兩重陽,
白酒黃雞意自長。
卯飲下床虛已散,
老年不似少年忙。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與父老們在閏九月重陽節一起喝酒的情景。詩人描述了在尉佗城下,他們歡聚一堂,共慶重陽節。大家品嘗著美味的白酒,享受著黃雞帶來的美好寓意。其中,卯時飲酒之后,蘇轍從床上起來,虛幻感已經消散,他感嘆老年與少年的忙碌生活有所不同。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重陽節與父老們共飲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對家庭和傳統節日的珍視之情。以下是對詩中幾個關鍵詞和意象的解析:
1. 重陽節: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農歷九月初九慶祝。這一天被視為陽氣最旺盛的日子,人們會登高、賞菊、飲酒,表達對長壽和幸福的祝福。
2. 尉佗城:尉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著名將領,他在三國時期為蜀國效力。詩中提到的尉佗城可能指的是與他相關的地方,也可能是詩人創作時的虛構之地。這里作為詩中的背景,營造了一種古樸的氛圍。
3. 白酒黃雞:白酒是中國傳統的酒類,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黃雞則寓意著吉祥和幸福。白酒和黃雞成為重陽節慶祝的象征物品,代表著歡聚和團圓。
4. 卯飲下床:卯時是中國農歷中的早上五點至七點,此處指天亮之后。詩人在天亮后飲酒之后離開床鋪,這里可能暗示著詩人已經年老,清晨起床后身體虛弱的感覺。
5. 老年不似少年忙: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老年時光和年輕時光的不同感受。年輕時的忙碌與老年時的靜謐形成了鮮明對比。作者在詩中感嘆時光的流轉和年齡的增長,對于年輕時光的懷念和對老年生活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重陽節與父老們的小飲之樂,表達了詩人對家庭和傳統文化的珍視,同時也反映了時光流轉、年齡變遷的主題。
“尉佗城下兩重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n jiǔ yuè chóng jiǔ yǔ fù lǎo xiǎo yǐn sì jué
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
wèi tuó chéng xià liǎng chóng yáng, bái jiǔ huáng jī yì zì zhǎng.
尉佗城下兩重陽,白酒黃雞意自長。
mǎo yǐn xià chuáng xū yǐ sàn, lǎo nián bù shì shào nián máng.
卯飲下床虛已散,老年不似少年忙。
“尉佗城下兩重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